梵二前,教会是一辆车,最前边是教宗,依次是主教、神父、修女,后边是教友们,教友们在车上不停地抱怨,大喊着前边的拉车人加快速度,但他们已是疲惫不堪,迈不动步了。
而先生永远都在抱怨和愤愤不平:“我早就告诉过你了——”这场纷争何时才能停止呢?你一定知道这种情景,手指着对方大加指责。什么时候才能停止?想证明自己永远是对的会让你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当高敬畏一遍一遍地提出离婚时,刘纪坤有时也抱怨天主说:“主啊!祢不是说给人安排的都是最好的吗?为什么给我安排了这么个无理取闹的?然而我又想,天主既然给了我这样一个她,就一定有祂的旨意,唯愿尔旨承行。”
但是,在苦难沧桑面前,她毫不抱怨,反而更加信赖天主,视信仰为黑夜中的亮光,视基督为痛苦中的慰藉。母亲的这份坚定信仰深深影响了霍子平。
因为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我曾经因为生活的艰辛,因为受辱,生活艰辛的打击,投井自杀,是天主救了我,那时候不知道是天主的恩典,以后的生活由于在上学的过程中接受无神论的教育,也背叛过天主,对天主没有半点的信心,甚于抱怨天主的不公
——4月2日教宗在在圣玛尔大之家讲解玛达肋纳遇见复活基督的事迹我们不要生活在抱怨的危险中,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我们应该在上主内避难,信赖他。
认识杨老师十几年了,从来没有听到杨老师抱怨、批评、指责过谁,在后面说过谁,反而追求的是宽恕、慈悲。杨老师就是用这种方式装裱他的心灵,装饰他的生命。这个美不是外在的美,而是内在的美。
面对这些中国人的疑虑,我们不应该抱怨为何基督徒的善意不被理解,因为抱怨并不会积极改变他人的疑虑,也不应该消极等待这种疑虑在将来的某个时刻会自动消失,因为天主教会对中国人民传播福音的使命,正催迫我们积极行动
或许我们会责怪外部世界,抱怨社会,或许我们会迁怒于人。不过,我们不妨反躬自问:我内心的不快乐,难道都是客观原因吗?我们为什么感觉不到喜乐?一,喜乐与我们的追求与拥有有关。
在艰苦的时光里,妻子开始抱怨说,圣经不是说上帝会祝福我们、照顾我们吗?这样难道就是祝福吗?但是RabbiZev十分坚定的告诉妻子,上帝没有创造邪恶,只是允许这一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