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结出果实:信仰的实践“结出果实”不仅是灵性的成长,更是行为上的见证。
天主通过祝福规定了人在世上要完成的行动,为人的工作指明了天主圣宠的依据:人是天主的肖像,人从造物主那里领受了治理和管理大地的命令,这同时也是天主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人的工作既是对天主召叫的回应,也是天主创造活动的继续
因此,耶稣的那种眼光充满对人的同情,接纳他们的灰心、整夜劳作毫无所获的挫折、有一颗空荡荡的心的感觉,正好像那紧紧抓在手里的网。
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探望在那里参加意大利第四届全国教务会议的2700位与会人士,向他们发表一篇重要的讲话,同时也为维罗纳的教友举行一台弥撒。
在灵修生命的途径上,没有比一个人沉醉于虚幻中更为可悲,因为生命的滋润是靠着人与现实生活及上天真理的关系而维持的。一个以虚幻来充实自己生命的人,将被困饿而死。
只要拥有天主的爱,他可以失去其他一切。那就是我们在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中所看见的。
(若廿28) 耶稣的创伤是信德的绊脚石,但同时也是信德的确证。为了这个缘故,这些创伤没有在复活的基督身上消失,反而继续留在祂身上,因为那些创伤是天主爱我们的永恒标记,是为相信天主所不可或缺的。
平安不是美丽的外表,背后却隐藏着对立和分裂。平安是日复一日的努力,平安是缔造出来的,是将天主的礼物,祂藉着耶稣基督赐予我们的恩宠向前推进。
今天我愿意重点讲述一个独特的比喻,因为它有点像所有比喻的序言——撒种的比喻(参玛13:1-17)。某种意义上讲,这个叙述让我们认识耶稣的沟通方式,这很大程度上使我们懂得如何在今日宣讲福音。
“共同反思生活的方式”,让我们居住的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避免在我们心中残留“对受奴役的莫名怀念”。这是教宗方济各在今年四旬期文告中表达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