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会礼仪年简介
2007-01-05

在中世纪时期,尚未有礼仪年与通年之别,也没有圣诞期、复活期、五旬节期之划分。“礼仪年”这个名词也是在近代才被采用与固定的。在梵二大公会议前的礼仪运动中,曾有一些礼仪学者以不同的名称,来讲解礼仪年。

分析在西方传统中的“龙”和“凤”
2007-02-27

当然,比希腊更古老的民族也有“龙”:Mesopotamia(美索塔米亚)称之为Tiamat,公元前1400年来自Ugarit的文献称之为Yammu和Lothanu,小亚细亚的人称之为Illuyanka

文明对话中的宗教因素
2012-02-23

亨廷顿同时也是西方所谓文明的倡导者。他认为西方社会文明,非西方社会不文明,非西方社会可实现经济现代化但无法实现西方化,即文明化。

有趣的圣经隐喻
2012-05-07

于是一个代表苦难的符号同时成为人类最为耐人寻味的象征,在这个简单而又原始的符号中浓缩了天主三位一体的全部故事。

梵蒂冈:教宗本笃十六世牧灵访问英国
2010-09-20

我们周围的文化越来越远离它的基督信仰根源,尽管当今时代的人深感精神上的饥渴;社会多元化幅度的增长也带来与其它宗教相会的机会,对我们基督信徒来说,要敞开心扉,与其它宗教的成员一起探索为人的超性幅度见证和成圣世召叫

人工智能与人类 —— 来自中西方的观点
2020-05-14

人工智能的一个中心问题是它的直接影响仅停留在人际关系上,却忽略了之爱和超验的天主。道教将其重点集中在生态自然中包罗万象、生生息息的关系上,以及人类与自然同生共运的规律中。

叶小文:宗教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精神
2006-11-18

《对外大传播》:在当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您认为中华文化能拿出什么样既有自身特色,又有价值的东西,来吸引其他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您提出过要“和气东来,和风西送”。

真福八端 成功生命的八条道路(三)
2014-05-08

圣奥斯定说,我们应该爱弟兄,但厌恶过犯。耶稣在真福八端中指示我们,我们如何跟其他人缔结和平,那就是:爱仇敌。爱仇敌并不是说让暴力横行,而是我们能发觉他人内心对善的渴望,并相信这种渴望。

复活节堂区服务有感
2014-06-16

如果一句话真的这么有力量,我祈求天主:指引你所拣选的弟兄姊妹们都能说出三冬暖的话并赐给他们一张属神的口。

孤残老人的幸福之家
2015-04-09

作为一名基督徒,哪能看到弟兄受苦而坐视不理呢?回来的路上,闫春海下了决心,一定要把他们接到自己家来照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