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被理解为在没有光的时刻,任由盲目的情感所驱使,在黑暗中所作的跳跃;信德也被视为主观的光,或许能够温暖心灵,带来安慰,但我们不能对人说这光是客观和可共享的,能指点迷津。
不久之前经过了一番精心准备的晚餐厅,突然笼罩在由疑问、猜疑和脆弱所交织的痛苦沉默中。当背叛的阴影笼罩在最亲密的关系时,这是我们也熟知的痛苦。然而,耶稣讲述即将发生之事的方式却很出人意料。
史威登堡在后半生30年间所经历之灵界事物,被誉为“西欧历史上最伟大、最不可思议的人物”,他所著的《灵界记闻》厚达8大册数千页,可惜绝大多数都已经遗失,只有其中一小部分至今被慎重地保存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内。
为了要使梵二的教导在推广时正确地被人了解,历代教宗都经常召开世界主教团会议[5],在1965年最先由天主的仆人保禄六世所规定,同时透过不同会议后的宗座劝谕提供了教会清楚的指南。
那么,究竟何谓世俗化,它有哪些表现形式,其产生原因何在,它将给西方宗教的前景带来何种可能性,这些将是本文所简要讨论的问题。
5、主是父所栽得葡萄树,门徒是树上的枝条。要常在主内,才能结果子。
这样的话就不能从改变所提供的机遇中积极地发展社会了。因此教育不可以培养学生只顾及自身眼前的利益,例如考试成绩和名次等等,同时亦要愿意关顾他人的需要以至长远的大我利益。
传教不是强迫他人改教或者纯粹的战略手段;传教是信仰的组成部分、是那些倾听圣神在他耳边低吟——来吧、去吧——的人所不能不顾及的。
时至今日,我深深地体会到:是圣神在带领我走人生的每一步,伴随我生命的每一天,守护我生命的每一个时刻,使我没有被世俗所玷污,没有被外在事物所迷惑。
———正如圣保禄宗徒所定义:爱是永不止息。我们没有想到,在耶稣之后,在现实世界有幸见到如此美好的人性。他是耶稣的影子。他预先把天堂展示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