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如何达到“山中圣训”的标准
2007-02-27

通过四福音,我们会发现耶稣有全新之处透射到人类中来,这是彻底的新事物、新精神。就连犹太人,即使有旧约圣经的帮助,也无法明白。

四旬期第四主日(丙年)为什么基督宗教常讲罪
2007-03-23

需寻求解决人类痛苦而不面对罪或不承认罪(特别是心灵精神的罪)乃是隔靴搔痒的做法。任何宗教若不严肃地看罪的问题,都是不负责任的,因罪与人的幸福和痛苦太密切了。

圣人在人间
2007-04-30

虽然她是从中国古典的儒雅文化的角度来谈圣人的,但这种“神于天,圣于地”的观念,和我们基督宗教的精神,是相吻合的。这样看来,何为圣人呢?

教宗牧灵访问巴西抵达圣保罗
2007-05-11

这也是本届主教团大会的主题精神。教宗表示:他深信在阿帕雷西达圣母朝圣地,基督信徒的身分将受到强化,对生命的尊重也将获得提升,从在母胎中受孕起到自然死亡为止,整个这段时期中的生命都要受到尊重。

找,必找到(二)
2007-06-15

这并不仅仅意味着:“以精神和真理的方式”朝拜,而是在指示一个朝拜的地方。这个称作“心神和真理”的地方就是在天主内的共融,一个“非人手所造”,而是基督以他的复活所建筑的圣殿。

富翁及穷人的比喻
2007-07-18

这种两全其美的想法,似乎不存在耶稣的福音精神中。我们若翻开四部福音,唯一的一次“今生及永生”均能享福的例子,是发生在那次伯多禄问耶稣,他们舍弃了一切跟随了他,将来能得到什么?

教宗上周六晚上在蒙托尔索同青年们一起参加守夜祈祷活动
2007-09-04

洛雷托是“青年们的精神首都”:教宗本笃十六世9月1日星期六下午和晚上同青年们度过的一个感人时刻给予这个城新的洗礼。

读经有感—伯多禄前书,良好品性的身教胜于言教
2007-09-17

如不被人接纳,被亲人所误解,被人轻视,或因信仰不得随便离婚等等,均属信仰所带来的精神之苦。但伯铎这里所说的苦,似乎是当年由教难所引起之苦。

永远活在爱里
2007-11-11

复活不是回复到现世的生活,而是一个不同层面的,精神化了的生存方式,不再有物质和肉身的需要:不再会饿肚子;不再会觉得冷;不再有“食色性也”的需要,但是一切正当的、高尚的希望和期待(例如:对永恒的爱的希望)

教宗:当选三周年纪念日在纽约总主教座堂举行盛大弥撒圣祭
2008-04-20

他说这个世界深深需要精神灵性,却感到难于进入教会的奥秘里面。即使教会内部的人,有时也会因为生活工作习惯而使信德的光芒暗淡下来,而教会的美丽灿烂也会因为教会人员的罪过和软弱而遭到遮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