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区汤汉主教应邀主持圣道礼仪,并盛赞“安贫小姊妹会的安老院服务提升长者生命素质”,“祝愿该会获享更多圣召”。包括安贫小姊妹会修女、余刚贞协会成员以及修会两所安老院长者在内的近一千人参加了庆祝活动。
宗教类NGO、NPO是各宗教团体的社会关怀的直接表现,多年来,它们在国际和国内的各种社会服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为了培养修士的服务与实践,复活节期间,培育团的神父们决定让神学班的修士到堂区帮忙过瞻礼,而我便是其中一位。短短的三天生活已经让我有了深刻的体验,在此我将看到的四个场景分享给大家。
惠东医院本着“慈善为本,治病救人”的宗旨为人民群众服务。医院的开业,标志着昭通教会服务社会的慈善事业又翻开了新的一页,为进一步推动福传事业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并为教会的发展塑造良好的形象。(若瑟)
我从小生长在天主教的家庭里,自母胎起,天主就召叫了我,一步一步地为我铺了路,我从小所听都是爱主爱人爱教会的事迹。良好的环境使我的信仰有了扎实的基础。无论我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去教堂过主日。
罪过是隐藏在心中的不满、不平的怨怒,他们都需要父亲的爱和支持。父亲给两个儿子充分的自由和活动范围,就像小儿子所要求的出门自立,或像大儿子一样拒绝进家门。但是他们无论做什么,似乎都不能改变父亲想做的事。
心灵的「癞病」使我们对爱和怜悯无动于衷,借由自私、偏见、冷漠和不宽容的「坏疽」来摧毁我们。解药是什么?是爱天主和为近人奉献自己,不带恐惧和偏见,没有算计和利益的考量。
而是一个极其严肃的提醒:如果我们不在世上以爱回应他人的需要,即使我们拥有万贯家财,在永恒里也可能一无所有。
你们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学习、热心修德,今天就要实现你们的夙愿了,就要光荣地接受铎职了。但你们要记住,将来的铎职生活不会像别人表面看到的那么始终风光无限好,也不会像祝圣时有如明星般总那么激动人心。
据圣神修院网站报道,1841年四月,香港首任传教区监牧德多罗神父及传信部两位代表司铎偕同20位中国修生,自澳门乘木船来港,在今威灵顿街建筑一间茅舍,修生们就在这裡渡过了最初几个月的修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