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马领是司铎献身给上主的标志正如一只结婚戒指表示了夫妇的关系,也代表了夫妇的合一共融,所以罗马领是主教们和司铎们(包括执事们和修士们)的识别,也表明了他们与天主的亲近,他们被召叫而领受司铎的职务。
培根说“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性。”(培根《论人生论逆境》)在培根的这句名言看来,就美德而论,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
神奇的“记忆迷宫”明代的中国是个舟多于车的国度,利玛窦远渡重洋而来,而他在中国的旅程也同样犹如长年的航行,沧桑浮沉,有时风和日丽、景色宜人,那是他与中国学者们交往、分享学识与友谊的愉悦时光;有时则会遇上风暴
前些天与一位文化部门的朋友聊天,他认为中国底层社会存在着很大的不稳定因素,其中重要因素有三个,首要的便是邪教势力(其它两个大家都已司空见惯,他说的是民间集资和地方官僚主义),对于所谓的维稳云云,我一概不太认同
有了一份国王赐予的年金,就等于有了一份有保障的固定收入,这对于居无定所入不敷出的卢梭来说不啻于天大的恩赐,可是谁也想不到卢梭却断然拒绝了。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面对迅速变化的社会,当今司铎面临更大的挑战,修院培育的重要性更显突出。
感谢天主的创造,我们不仅具有有形的身体,而且还具有无形的灵魂,这个灵魂是按天主的肖像所创造,它指挥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所以我们有了思考能力,可以就眼前存在的现象进行推理,这是我们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
丙年常年期第六主日在虎年的农历大除夕中,充满了欢乐的气氛。与我一起庆祝的人,同以美味的食物、饮品、笑话、歌曲来结束漫长、疲惫的牛年。
那位神父的默想焦点放于比喻中“荡子”的行为:他挥霍了遗产,之后却后悔了,最终走上回头路,回到他父亲的家。我们的初学导师碰巧也在现场。他认为这个避静的讲题铺排得很好,但焦点却有点不准确。
1、死亡的文化在圣父若望·保禄二世的《生命的福音通谕》内,教宗指点出今日世界中死亡的文化(见通谕第21号)。二零零一年九月美国世贸中心的摧毁,清楚地说明圣父分析世界事务的真情及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