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给我们丰富的神恩,就是让我们饱尝他的慈爱。 教友没有提高素质,就不能正确的去传福音,不能发挥作用。
一幅痛挽长联,恰当而准确地表达出上述人群的共同心声:通五洲语文,交四海朋友,荣臻三德学品高;两袖清风眠主怀,一身正气传吾辈;树六合壮志,获七大神恩,名扬八荒声播远;九旬无私献教会,十万信友哭荫明。
正如在《重负与神恩》一书中,作者西蒙娜薇的观点:基督宗教的无比伟大源于它并不寻求治愈受苦的良药,而是寻求受苦的超自然的用途。
母女情深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我经常思绪汹涌,圣经上说:天主造人时已在世人的心里安置了永恒(参训3:11),那么在人体内若有神恩赐予的永恒的因子,人的生命就必然能在各个生命环节的变迁中存在着而不会泯灭,否则就无永恒可言
期间他也邀请富有神恩的叶凤爱教友来给她覆手,庞荣芬的病情日渐好转。她的丈夫王自祥对妻子说:“如果你的病彻底痊愈,我也信天主教。”
有的人神恩丰盈,身陷绝境之后,在神的操控下,直接从凶犯手中要回受害人。徐善是江南五代十国杨吴时期的中书舍人,因时序更替,赋闲在家,住在豫章郡。吴王杨行密,攻克豫章之后,徐善的妹妹被一个军官掳去。
因此救人者常得神恩无限,特别是在命途的关键时刻。春秋时期,晋国魏武子的儿子魏颗,为人善良忠厚,时任晋国将军之职。公元前594年的秋天7月,秦桓公派遣威震八方的名将杜回率兵攻打晋国。
从他们身上,无论普通会士,还是会长及总会长等各级长上,逐渐认识了这些度三愿奉献生活者的深度灵修及传教士们的神恩,也看到了其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热情的传教热忱,以及他们对历代教会的巨大贡献。
当然,这首先需要主佑,需要神恩;但既然是‘缔造’,是服侍,也就需要人的主动,需要人的努力。我想,这也正是做基督徒的意思。
我们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应当避免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譬如在求医治方面,说异语方面,还有神恩祈祷的恩赐中,都无法与爱心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