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福音从两个角度教导我们:如何对待自己:保持谦卑,不争首位;如何对待他人:特别是对待那些无法回报你的人。
从原罪与救赎的角度来看,盲目羡慕他人往往源于内心的贪婪与虚荣,这些都是人性中被原罪影响的表现。当我们将目光过多地放在他人的生活上,渴望拥有他人所拥有的,就容易陷入嫉妒的泥潭。
50年之前的梵二会议为今天的中国教会来讲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从某种角度而论仍然是一个新的事物。个人认为有三个主要因素制约了中国教会对梵二的接收:中国教会的历史,特殊的政治背景,神学团队的缺乏。
从种族的角度看,耶稣传教的对象不仅有本族的犹太人,更有外邦人。对于犹太人,包括法利塞人(尼苛德摩)、撒杜塞人(询问复活之事)等不同的阶层和党派。对于外邦人,包括撒玛黎雅人、希腊人等。
不同的宗教信仰,其实是因为人们对“天主”从不同的文化和人生经历角度的不同认识而形成的。
这是别人没有办法替代的,我们只是从做研究的角度看,但并不能肯定教会是否已经充分意识到这些问题。所谓地上和地下教会的问题也不能回避。我觉得其中的分歧,从根本上讲并不在于教义、教理。
从人性的角度看,为了倾诉,同一位弟兄交谈,告诉神父压在我心中这么沉重的东西,这是好事:一个人感到在天主面前与教会和弟兄谈心。你们不要害怕办告解。一个人排队办告解时,会体尝到所有这些事,也感到羞愧。
至于从哪个角度用,用什么方法或技巧,绝对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只要能达到自己所选择的神圣目标就行。
(若20:25)什么叫做相信,从信仰的角度上来看,应该是不靠自己头脑的思考,也不依赖自己的感官经验,只是信从天主的话,而肯定去接受他给予的讯息,去遵守,去实践,这才是相信。
曾与同学讨论时意见不一,最后也顺应大多数人的意愿,让我明白须接纳他人意见,以及从另一角度看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