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耶稣会利玛窦(MatteoRicci)神父是十六世纪将基督宗教传入中国的关键人物。在今年的逝世纪念日──5月11日,这位传教士将正式向着成圣之路迈进一步。
当疫情在中国暴发的时候,我们在美国为中国疫区筹集抗疫物资,却没想到美国竟然会成了今天这样。亚特兰大地区所有商场和店铺几乎全部关掉,企业停工,学校停课,教堂关闭,大街小巷,以及马路上一片寂静。
传教士对中国的了解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中文的运用也经历了由生疏到熟练的过程,对晚明中国三教的判断也自然经历了一个由浅显到深入的过程,其对耶稣会在华传教策略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引言从唐朝的景教(天主教的聂斯多略派),到元代的也里可温教;从明末清初,到礼仪之争;从鸦片战争,到民国;从共和国建立,直到现在: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起起伏伏,几次中断与受挫,究其原因与背景相当复杂,但是也不缺成功的案例
很多年后,我才慢慢了解他和辛枢机是多么亲密的朋友——他怎样带着辛枢机开始访问中国教会的地标之旅,这些又怎样引发了一系列的帮助中国教会的项目。
通城县天主堂的叶飞神父(左)和雷露嘉修女(中)到医院看望医患信德网讯2月3日,湖北蒲圻教区咸宁市通城县天主堂的叶飞神父和雷露嘉修女,代表堂区教友们前往通城县人民医院,看望战斗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及患者,
接见活动是在梵蒂冈的保禄六世大厅举行的,在这个机会中,教宗派遣230个新家庭到46个国家传教以及13个新的传教团体,每个团体由一位司铎和3到4个家庭组成,要将福音带到基督信仰的临在不那么强烈的地区。
二、明末清初16世纪,中国教会虽然曾经兴旺一时,但稍后因“礼仪之争”,即因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习俗中的敬孔祭祖,教会在东西方争论不休,因而国内教难迭起,使中国教会大伤元气。
在举国上下隆重庆祝建党百年华诞之际,6月16-17日,中国天主教主教团副主席、省天主教教务委员会主任杨永强主教带领部分驻会人员赴枣庄市组织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爱国主义教育和为党献歌红色主题活动,在天主教兖州教区薛城堂区举行了专场音乐会和坚持天主教中国化
我认为两者基本上没有分别,都是本着准确、持平的态度去报道;两者都需要交待适当的背景资料,才能使读者明白,达到交流沟通作用。我观察到国内外的教会媒体,在选用新闻方面,注重普世性和社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