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概有900位左右的国内神父请求玫瑰花雨的祈祷,也就是说有900位左右的教友在为指定的神父守斋祈祷,为他们祈祷的多为国外的教友,这是教会普世性的一个显示。真福团每周会为过世的玫瑰花雨的成员献弥撒。
这样的严规不要说在国内教会少见,就是在普世教会层面,除了隐修团体、度奉献生活者及新兴团体之外,也很少见。
移民以及接纳他们的当地人民,大家都有同等的权利使用大地的产物,因为那是普世共享的,正如教会社会训导所教导的一样。在这里可以看到大家同舟共济、彼此分享」[9]。这些话让人想起圣经里新耶路撒冷的意象。
4、拉特朗圣若望大殿拉特朗圣若望大殿是罗马主教座堂,她是普世教堂之母,由君士坦丁时代开始兴建,名为救世主大教堂。这是一座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教堂。
此外,国内教会的慈善机构和一些教友自发组织起来购买和捐赠大量的口罩和防护用品寄往欧洲和北美地区,帮助当地匮乏的这些基本防护用品,再一次有力地表达和见证了福音的爱以及教会普世一家的精神。
会务迅速发展,1863年,会士人数增至39位,1888年圣人逝世时,人数跃升至768位,今日已达数万,分会遍及普世。我们看到慈幼会的迅速发展,不能不惊叹天主的奇妙安排。
故此,福音之所以是福音,就是在于向人宣报了一种不断和好,普世趋向和谐完满的喜讯。有关这一点,也是身为“真理的柱石和基础”的教会(参弟前3:15)所一贯宣讲和为之做证的。
辉煌的历程是说十五来所做出的辉煌成绩,被这么多的读者所接受和喜欢;艰难的历程呢,可以说走这么长的路,信德室的工作人员付出了很大的艰辛。
天主要把一条天路给我们,就是祂的爱子主耶稣基督。
1856年,比约九世(PiusIX,1846-1878)把庆节推广至普世教会。不少团体、家庭、国家都奉献与耶稣圣心。1899年,良十三世(LeoXIII,1878-1903)把全世界奉献于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