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没有正面“辩论”,而是提升层次,指出:在复活后的生命中,我们不再是血缘与婚姻的关系,而是进入天主的生命,共融于祂永恒的爱内。
保禄六世引用他的前任,圣若望廿三世在《和平於世》通谕中赞扬说:「对和平的爱及认知应以真理、正义、自由与爱为基础」。在这五十年间,这段话完全没有失去它的重要性和急迫性。
美籍耶稣会士多玛斯·格林神父将祈祷分为三个阶段:认识天主、从相识到相爱、从爱到真正地爱。
爱的残缺就是某种程度的无情。天主为了弥合约纳欠缺的爱,使之成为完美,特意安排了一株枝叶扶疏的篦麻为他遮荫消烦;次日天主又安排一条小虫咬死篦麻,让烈日炎风熏蒸烘烤约纳。
展品内容以颂扬天主圣爱、讴歌人间大爱为主题,书画家们用楷书、草书、篆书、甲骨文、写意、工笔等丰富多彩、精致精美的作品为书画展献礼。
然而她没有失望,而是从自身做起,以爱感化每一个家人,最后全家人在天主的恩宠和她爱的感染下都归依了基督,其中包括她的父母、公婆、弟兄姐妹、丈夫和孩子。每一个人进教都有一段艰难曲折、刻骨铭心的经历。
其一,在爱的行动中,她与天主达到了完全的共融很多教友和教外人士都有和多默宗徒一样的想法,“我除非看见他手上的钉孔,用我的指头,探入钉孔;用我的手,探入他的肋旁,我决不信。”
(若一1:5-7)使我们的生活符合他爱的旨意,舍弃自私,关爱他人。在寻求天主的旅途中,我们并非孤立无援。我们可以从古往今来许许多多先辈的经验中获得益处。
我不禁一阵心酸,这些可怜的孩子,如果他们是健康的,那他们该享受多大的幸福啊,也许他们正在幼儿园和孩子们玩,也许他们都能背古诗、说英语,也许他们能唱动听的歌、还会跳优美的舞,不过今天他们同样也是有福的,来到教会这个爱的大家庭
1878年,费尔林敦神父驱赶着他从300公里外买来的100头牛,徒步20天穿越了鄂尔多斯草原。因为当地农民的牛都罹病而死,这100头牛是特别用来救济传教区内的中国和蒙古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