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温柔的圣神耐心地光照我们,让我们以信德、望德及爱德去接受现实的生活,谁还能生活在这罪恶的尘世中呢?信、望、爱,正是圣神传达给我们的果实、德能及力量。基督徒生活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圣神。
同行的弟兄禁不住问道:“父亲,你不是要出外讲道吗?为什么却一言未发呢?”圣方济答道:“我们在走路时便在讲道,我们的衣服,我们的榜样都是无声的宣讲。”
……我们的任务就是去做作修和的推动者,而不是因为无法理解就做谴责者。假如我们能以积极的态度服务,我们将世代蒙受祝福。2008年10月,凯利院牧在北京南堂举行弥撒。
话说我三姨的小女儿决定去当修女时,疼爱她的哥哥心有不舍,外公得知后说:做神父修女是一种福气呀,不是人人都有福气做的……长上的表态,使得表哥顺服。
当时神父才貌超众,惊动众人,人们奔走相告,外教人称神父不是平常人,奉教人夸神父活像大圣若瑟!神父回家后微笑着说:我没想到还能穿上祭衣,光荣天主!造反派们屡次逼迫神父背教,神父宁死不屈。
那些牧羊人当然不是圣人,在那些牧人当中也有我们的身影,带有我们的脆弱和软弱。天主召叫了他们,祂也同样召叫我们,因为祂爱我们。
本笃十六世在他的《納匝肋人耶稣》第一部就曾经提到过:“天主预许给我们的,也不是一个自动发展、运作的世界,…这个旨意创造了正义,其中包括我们同意天主的观点,并藉此在人间发现这个正义的尺度。
爱就在于此:不是我们爱了天主,而是他爱了我们,且打发自己的儿子,为我们做赎罪祭。亲爱的诸位:既然天主这样爱了我们,我们也应该彼此相爱。
尽管她的决定使很多家人和朋友惊讶,但她不是唯一成为修道人的寡妇。首位美国出生的圣人,圣女依撒伯尔(St.ElizabethAnnSeton)也有类似的经历。
依撒伯尔说:“欢迎进来暖和身子,也欢迎和我们共享圣诞晚餐,不过我们还有其他客人,这些人不是你们的朋友,希望你们容纳他们。”德军下士马上警觉地追问,“里面什么人,是美国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