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了享受,想要节俭,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悔改的精神啊!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经过我,谁也不能到父那里去。(若14:6)他又说:谁若愿意跟随我,该弃绝自己,背着自己的十字架来跟随我。
他认为面对矛盾,不回避,直面冲突双方的分歧,进行积极的解释和沟通,分清事实和感受,了解彼此的需要,并付诸行动,这是冲突和解的重要步骤。
致力于向所有需要它的人提供免费教育,小型的修女会团体迅速散播到整个澳大利亚。她们与有需要的人朝夕相处,生活在帐篷,棚屋和木屋中。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种政治制度都需要一批敬天爱人的良民,这正是福音的伦理目的之一。与政治制度不同,传福音的人所传的内容,不是自己的思想或创作,而是耶稣基督。
大公会议的教长们一再强调,需要“培植教会”(plantatioEcclesiae),以不同形式,让平信徒直接效力于基督徒团体的发展,透过这些形式,发挥他们的神恩。
在中国需要理解和支持的关键时刻,沙神父这种毫不含糊地勇敢地站在中国人民一边的勇气和为中国仗义执言的友情,无论在当时还是今日都值得我们感恩和铭记。
或许我们需要提醒读者,这篇关于圣母升天的文章,价值不在于思考,而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参与瞻礼,和圣母亲近,在她在怀抱中,和爱子耶稣亲近。神学的目的应是颂扬。
我还买了大氧气瓶放在她的床头,她说我浪费钱,可我心里想,母亲养育了我,我花这钱是应该的,如果她万一需要氧气时却没有,我会后悔的,能做的我尽量去做。我觉得老人不仅需要物质上的关心,精神上也是需要的。
但导师的解释,圣书中的理论为我而言真的很苍白无力,我需要能够改变与充实完整我内心的东西,需要从内心为我这种外人看来“苦行僧”似的生活寻找一个内心的动力与支点。那个时候,我开始真正地祈祷。
今日步入小康社会的中国教会在重视自身发展及教区间相互支持的同时,尤其一些圣召已经满足了当地需要,先富起来的地方教会,也该思考从人力和物力上回应海内外有需要的地方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