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施密德写道:宽恕是天主邀请人们接受一个这样的世界,在这里,就算人们心怀好意,但仍然做不到相互公平,甚至还彼此严重地伤害。宽恕的行动并不是一个容易、轻快和一帆风顺的事。
但事实上,玛利亚与他的弟兄都作了他的门徒,接受他为圣洁无罪的救主。这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了耶稣圣洁无瑕的品格。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家庭经济条件很不好,爸妈为了我们能够上大学,接受好的教育,经常早出晚归辛苦的工作。看见他们这么辛苦,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努力工作,有自己的家,然后接爸妈来享享福。
当时这里有一位名叫王德安的人,任纳吉州(镇宁)的“吏目”,他的父辈以前就有人已接受基督信仰,受过正规的教育。
现在他正在海外进修学习,准备接受新的使命。慈祥的母亲回想到这一切,不由感慨万千,好天主竟如此抬举了我们这个卑微贫贱的家,施于恩德如此之大,我们将何以为报?父母啊!
不过,“碍不着别人”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信仰的自由,就是说,无论自己信仰什么,别人都管不着;二是指无论自己信仰什么,都不能管别人信不信——不应该“打扰”别人,想办法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信仰。
这时的转变是一种皈依,一种由冷漠甚或敌视到因尊敬而接受的皈依。然而这种皈依并非对耶稣即是救世主的相信。撒玛黎雅妇人虽相信了耶稣可以给她活水,但她所理解的活水仍然没有脱开物质世界的视域。
当两个人的内心深处的感觉都互相认出并表达出来,也正确地听到了,而且用了解和接受回答了的时候,沟通的功用才能强大。
在新的礼仪规则中,有些地方要求神父或忏悔者祈祷,比如在接受补赎之后的悔罪祈祷、颂谢天主等。
如果不是温柔的圣神耐心地光照我们,让我们以信德、望德及爱德去接受现实的生活,谁还能生活在这罪恶的尘世中呢?信、望、爱,正是圣神传达给我们的果实、德能及力量。基督徒生活的目的就是要获得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