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当时我几乎绝望了,我才18岁呀!”死亡的判决书使他陷入了无底深渊。但本能的求生欲使他选择了辍学,踏上了四处求医问药之路,不放过任何一个治疗机会。
(转引自【德】舍勒《死·永生·上帝》第二版)但是在王导夫妇眼中,人死如灯灭的绝望,使他们终生陷溺于悲苦垂涕,雨暗云昏,凄凄切切的苦海之中!
爱若在什么地方丢失了,生命本身也就绝望了,人也就不愿再活下去了。“因而,爱为了完成自己,便要求怀着爱的人献出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生命为了完成自己,则要求必须有爱。”
我们在此不必展开奥迹的种种意义,只需明白,凡属奥迹者,必与至圣者天主的生活,即天主圣三存在某种实质性的、有效果的、却又不可见的关系。
他只是邀请我们跟随他,一起做渔夫,做慈父,做撒种人,做福传者,做盐,做光,做小孩子,做有信德的门徒,做他的同伴,做他的知心朋友。圣保禄宗徒说:我栽种,阿颇罗浇灌,然而使之生长的,却是天主。
(格前1:19,21)那些立志成义的信者,追求的是一种从物质状态回复到精神状态的逆向反应,是以转退为进的逆向提升。他们修成的不再是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小聪明,而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顺人应天的大智慧。
在生命已进入倒计数时,他请求助手搀扶他走到窗前,向圣伯多禄广场上成千上万的守夜者做例行的祝福。他鼓足最后力量,只说出了一个单词:阿们,然后无力地倒下。
(四)地球环境地被破坏、遭殃和受惩罚的,首当其冲的是人类自己,过去那种让污染物飘洋过海的做法,在把地球当成一个村子来看者的眼中,同样是多么的愚蠢。
当玛窦生动地描写若瑟如何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境时,路加向我们显示,天主的使者不断向她保证,她是满被圣宠者,人所不能做到的,天主能够成就。于是,玛利亚不再急于知道所有的答案,而是看天主如何成就这件事。
从上边的有关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若瑟首先是一位童贞者。他以谦卑、顺服、善良、正直和达味后裔的身份而被天主拣选为童贞圣母的合法丈夫,孩童耶稣的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