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约中,天使加俾额尔向玛利亚报喜时,称她“万福!充满恩宠者”(路1:28),这问候语在原文中常用于对皇室成员的致意。
教会许多的倡议或举措,就如同在这片田园中播撒的种子,其中我想特别提及教宗方济各在冈道尔夫堡留给我们的“愿祢受赞颂村”。
仿佛我们真的陪伴着圣母,走过纳匝肋的小路,踏上前往白冷的旅程,或是追随着耶稣,背负着十字架走向加尔瓦略山。这种全身心的投入,使得身、心、灵达致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文学家中苏俄有索尔仁尼琴、帕斯捷尔纳克和阿赫玛托娃,中国则出了郭沫若,大部分真正抱有人文关怀和正义感的作家都坚持不下去自杀了。
100年来,她的英名由福尔奇到洞儿沟,传遍了天涯海角;在她热爱的中国仍继续着玛利亚方济各传教修会的事业。
笔者曾经在年轻时代,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研究所四年进修期间,跟随美国的宗教哲学家斯图尔德教授研读宗教哲学课程时,他对设计论论证天主存在的方法持正面积极肯定的意见。
一起被杀的共有9位,他们分别是:荷兰的文致和主教,法国的夏露贤院长神父,奥籍的柴斯嘉(中文名柴慎成)神父,法国的贝堂德(中文名贝德良)负责教区总务的神父,荷兰的卫之纲神父,荷兰的纪艾德辅理修士,波兰的布林兹
隐里圣地为金大建神父的主要布教地点,亦是他在殉教前,最后进圣人行弥撒的地方。
历史背景:这是梅瑟在摩阿布平原临终前的讲话之一。他正在总结《申命纪》的核心劝勉:守约与祝福的选择。
每当读到丹麦神学家克而郭凯尔写的《地下室手记》时,我的心底里翻动着层层叠叠的共鸣,他说,每个人都有着一个躁动不安的灵魂,而最可悲的莫过于好多人活了一辈子,都找不到精神的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