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耶稣召叫所有人回归天父,在祂内进入和天父的共融生命之中。在主耶稣内,祂的父成了我们的天父。在主耶稣将要完成祂在现世的使命时,祂开始为门徒们介绍圣神,并许诺派遣圣神降临到门徒们中间。
答:凡一月以上登记的肋未男子共22,000人(户3:39)。这个数字直接与全以色列头胎男子的数目22,273人形成对比,用以建立赎回制度。
倚靠团体:如梅瑟所示,牧者不应孤军作战,教会需要共负使命。圣神自由运行:不要限制圣神的工作,人人都有可能被天主使用。警惕贪欲:贪恋物质会使人偏离信仰,甚至招来惩罚。
教会的礼仪也一样,是合一团体向天主共举感恩。上主的临在:梅瑟听见上主声音的描述,使我们意识到:当教会真诚献礼、虔诚敬拜时,天主必临于其中。
答:因为四旬期是一个悔改、克己和与主受难共融的时期,所以教会传统上避免唱带有强烈喜乐意味的「阿肋路亚」,而改唱更符合四旬期氛围的「福音前短句」或其它圣咏。问:如果教堂没有唱经员或歌咏团,该怎么做?
如果以色列人忠于天主,爱主守诫,并得到了更大土地,就应再设三座避难城,共六座,以保障更广泛地区中无辜者的性命安全(19:9)。
光明五端唤醒我们的身份、家庭、福传、见证和圣体内的与主共融。藉着圣母的临在,觉醒我们在洗礼中的蒙恩的神圣身份、宣言福音的使命、愈显主荣和被主融合的认知驱动。
在一个技术加速迭代、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世界里,圣方济各的道路或许预示着一场更为广泛的文化转向:从对外在增长的无限追求,转向对内在丰盛的深度挖掘;从竞争性的个体,转向共建共享的社群;从人类中心的傲慢,转向与万物共荣的谦卑
天主尊重人的自由,却也借先知、教会、良知不断呼唤我们“选择生命”,也就是选择与祂的共融。问6:选择生命的实际行动表现在哪里?
天主虽然造生了我们人,却不是要我们做天主的奴隶,而是和我们分享祂的生命,分享祂的喜乐,邀请我们生活在爱的共融之中。同样的,夫妻关系不是物质财产般的“隶属”,而是爱的关系,爱的分享,爱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