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61-64号)


2025-09-23 10:48:16 作者:刘铎

原文

答唱咏(Psalmus responsorius)

61. 第一篇读经后有答唱咏,它是圣道礼仪的一部分。答唱咏具有重要的礼仪及牧灵价值,因为它协助人们默想天主之圣言。

  答唱咏要与所读的圣经配合,通常应取自《读经集》(Lectionarium)。

答唱咏最好能采用歌唱方式,或至少咏唱会众回答的那部分。圣咏员(psalmista)或唱经员,于读经台或其它适宜的地方领唱圣咏诗节,参礼会众坐下恭听,亦常以答句(responsum)答唱(除非该圣咏是一气呵成,而无需答唱)。为使会众便于答唱,可按礼仪年各时期及圣人类别,选一些答唱咏和答句,作为歌唱答唱咏时之用,以取代每篇读经后所答唱的经文。若不能咏唱圣咏时,则用有助于默想天主之圣言的适当方式来诵念。

若采用歌唱方式,除《读经集》中的答唱咏外,亦可取用《罗马升阶经集》(GradualeRomanum)中的升阶咏(responsoriumgraduale),或《简要升阶经集》(GradualeSimplex)中的答唱咏(psalmusresponsorius)或「阿肋路亚圣咏」(psalmus alleluiaticus),一如这些书中所列出的。

问答解读

问:什么是答唱咏?
答:答唱咏是在第一篇读经之后进行的圣道礼仪的一部分,它帮助会众默想天主的圣言。

问:答唱咏通常取自哪里?
答:答唱咏一般取自《读经集》,以确保与所读的圣经内容相呼应。

问:答唱咏最好怎样进行?
答:最好用歌唱的方式来进行,至少会众回答的部分应以咏唱形式表达。

问:谁来领唱答唱咏?
答:通常由圣咏员或唱经员在读经台或其他合适的地方领唱,会众则坐着聆听,并用答句回应。

问:如果圣咏是一气呵成的,还需要答句吗?
答:不需要,只有分段的圣咏才通常以答句回应。

问:为了方便会众答唱,教会有什么安排?
答:可以按礼仪年不同的时期或圣人的类别,准备一些固定的答唱咏和答句,供歌唱时使用。

问:如果不能唱,答唱咏该怎么做?
答:可以用适当的诵念方式,仍然要帮助大家默想天主的圣言。

问:除了《读经集》,还可以从哪些书中选用答唱咏?
答:也可以选用《罗马升阶经集》里的升阶咏,或《简要升阶经集》里的答唱咏或「阿肋路亚圣咏」,按照这些礼仪书的安排来使用。

原文

福音前欢呼(Acclamatio ante lectionemEvangelii)

62. 福音前的读经宣读完毕,唱「阿肋路亚」(Alleluia),或依照礼仪时期,按礼规选唱另一圣歌。这项欢呼本身构成一项仪式或行动,参礼会众藉此迎接那位即将在福音中向他们发言的主,并以歌咏宣认他们的信德。大家站立咏唱福音前欢呼,可由歌咏团或唱经员领唱,若有需要,亦可重复咏唱。欢呼词的短句(versus)可由歌咏团或唱经员咏唱。

a) 四旬期外,常唱「阿肋路亚」。短句取自《读经集》或《升阶经集》。

b) 四旬期内,唱《读经集》列出的另一系列「福音前短句」(versusante Evangelium)以代替「阿肋路亚」;也可唱《升阶经集》内的其它圣咏或「连唱咏」(tractus)。

问答解读

问:在福音前为什么要唱「阿肋路亚」或其他圣歌?
答:这是会众用歌声来迎接主耶稣,因为祂即将在福音中亲自对我们说话,同时也表达我们对基督的信德。

问:福音前的欢呼是谁带领的?

答:可以由歌咏团或唱经员带领,会众则一同站立咏唱,必要时可以重复。

问:欢呼中提到的短句(versus)是谁唱的?
答:短句可以由歌咏团或唱经员来咏唱。

问:在四旬期外,通常唱什么?
答:通常唱「阿肋路亚」,短句则取自《读经集》或《升阶经集》。

问:四旬期时还可以唱「阿肋路亚」吗?
答:不可以。四旬期内不唱「阿肋路亚」,而是改唱《读经集》中列出的「福音前短句」,也可以唱《升阶经集》里的其他圣咏或「连唱咏」。

问:为什么四旬期不唱「阿肋路亚」?
答:因为四旬期是一个比较庄严、悔改的时期,「阿肋路亚」象征喜乐的欢呼,所以教会在此期间不用它,而改用更符合四旬期精神的圣咏。

原文

63.  福音前只读一篇圣经时:

a) 应咏唱「阿肋路亚」的时期:可唱「阿肋路亚圣咏」(psalmus alleluiaticus),或唱答唱咏与「阿肋路亚」及其短句。

b) 不许唱「阿肋路亚」的时期:可唱答唱咏及「福音前短句」,或只唱答唱咏。

c) 若不唱「阿肋路亚」或「福音前短句」,则可省略之。

问答解读

问:在弥撒中,福音前如果只读一篇圣经,圣歌的安排是怎样的?
答:根据礼规,分为不同的时期来处理:

若在允许唱「阿肋路亚」的时期,可以选择唱「阿肋路亚圣咏」,或唱答唱咏后再加上「阿肋路亚」及其短句。

若在四旬期等不许唱「阿肋路亚」的时期,则改为唱答唱咏与「福音前短句」,或者只唱答唱咏。

如果因为实际情况没有唱「阿肋路亚」或「福音前短句」,那么这部分可以省略。

问:什么是「阿肋路亚圣咏」?
答:「阿肋路亚圣咏」是一首带有「阿肋路亚」的圣歌,用歌声来欢呼和赞美天主,特别是预备迎接福音的宣读。

问:为什么在四旬期不唱「阿肋路亚」?
答:因为四旬期是一个悔改、克己和与主受难共融的时期,所以教会传统上避免唱带有强烈喜乐意味的「阿肋路亚」,而改唱更符合四旬期氛围的「福音前短句」或其它圣咏。

问:如果教堂没有唱经员或歌咏团,该怎么做?
答:如果没有人能带领歌咏,「阿肋路亚」或「福音前短句」可以省略。这时仍然可以直接进入福音的宣读,依然有效果。

问:这些安排有什么意义?
答:这些安排帮助我们在礼仪中保持合宜的心态。喜乐时节用「阿肋路亚」表达赞美;悔改时节则用「福音前短句」来帮助我们以肃穆的心迎接天主圣言。这样,

歌咏就成为我们信德和心情的真实表达。

原文

64. 除复活节及五旬节(圣神降临主日)的「继抒咏」(sequentia)外,其它继抒咏,可自由选择念或不念。继抒咏在「阿肋路亚」前咏唱。

问答解读

问:什么是「继抒咏」?
答:「继抒咏」是一种在福音前唱的礼仪圣歌,通常带有默想和祈祷的性质,用来帮助会众更好地迎接福音的宣读。

问:在弥撒中,哪些「继抒咏」是必须要唱的?
答:只有在复活节主日和五旬节(圣神降临主日)这两天,继抒咏是必须要唱的。

问:除了复活节和五旬节,其他继抒咏怎么办?
答:在其他庆日或场合,继抒咏可以自由选择,可以唱,也可以不唱,并不是必须的。

问:继抒咏应该在弥撒中的什么位置?
答:继抒咏是在「阿肋路亚」前唱的,不是在后面。

问:为什么教会保留复活节和五旬节的继抒咏为必须?
答:因为复活节和五旬节是教会礼仪年中最核心、最隆重的节日。复活节庆祝耶稣战胜死亡,五旬节庆祝圣神降临建立教会。继抒咏在这两天帮助会众更深入地进入奥迹,更庄严地迎接福音。

本文标题:《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61-64号)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