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克苦当成了全部,好像一旦停下来,生命便会失去意义。我害怕天主见我没有付出,就不会再喜欢我了。我执迷不悟,那时的生活,像住在迷宫中一样,每天苦苦地经历着死循环。一遍!一遍!又一遍!道在何方?
为给他人创建一个美满的家庭,他在美国东纽瓦克就写下了《家庭教育》一书,几个国家的电台为他专栏播出。他还翻译了海外的《亲子之间》等名著。他对各种宗教都有过深入研究。
教宗方济各在弥撒讲道中指出,卢恰尼教宗活出了“福音的喜乐、不妥协、一直爱到底”,他“具体践行使徒的贫穷,这不仅是不贪恋物质财富,也尤其是克胜将自我放在中心及寻求自己光荣的诱惑”。
是祂敲我们的门,祂饥饿、口渴,是外来者、赤身露体、患病和被监禁者,要求与我们见面,渴望得到帮助」(「免于恐惧」会议弥撒中的讲道,罗马省萨克罗法诺,2019年2月15日)。
圣亚尔风索说:当初就好像天主圣父向圣子说:‘我可爱的圣子,你情愿降生成人很好!但你该知道,要救赎人罪很不容易,实在要你受苦受难!死在十字架上。
那么从学者的角度来说,经典的学者都有很多论述,像社会学家托尔干(音)、迪尔凯姆(音),他讲宗教组织,不光迪尔凯姆,而且马克斯·韦伯(音)、科科韦尔(音)等,很多经典思想家都在强调“宗教组织是一个社会道德的主要载体
在合理的情况下,主祭若要和数字信友行平安礼,亦该如此;礼仪圣事部2004年3月25日《救赎圣事》训令72;AAS96(2004年)57211.参阅玛5:912.参阅弗2:14台湾地区主教团礼仪委员会及香港教区礼仪委员会合译
(弗1:7)脱离律法的咒诅:基督由法律的咒骂中赎出了我们,为我们成了可咒骂的,因为经上记载说:凡被悬在木架上的,是可咒骂的。
欣然接受天主对我们生活的干预,能为我们提供精神的洞察力,有助于我们获得更大的德能,远超我们所求所想的(参阅弗3:20)。
圣保禄宗徒邀请我们“时时靠着圣神祈求和哀祷”(参弗6:18)。福音中的奇迹使我们感叹祈祷和信德的强大力量。癞病人向耶稣祈求说:“祢若愿意,就能洁净我。”耶稣因此治愈了他(参谷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