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事实上并非每个人都会喜欢我们,我们可能会在职场上被排挤,或者我们会因为信念或信仰而被迫害。尼萨的葛利高里主教因为是希腊人的原因,特别喜爱运动。因此,他从运动的角度来诠释这一项真福八端。
理性的明白未必能在实践中活出来,而感性的明白会用心将自己所认定的信念努力生活出来,因此,我们不仅仅需要对天主理性上的认知,更需要感性上的依赖。
这样的人会把福传变成宗派竞争,因为他们所愿意通传的不是天主本身及其讯息,而是他们自己的信念或伟大的人格。历史上层出不穷的裂教就是如此形成的。
在她短暂的人生中舍弃一切跟随耶稣基督的信念和行动从未改变和放弃过。二十多年来即使她为实现自己的圣召曾历尽了不被人知的艰辛和坎坷,在精神上也承受了不被接纳的痛苦,但她始终没有改变跟随耶稣基督的赤胆忠心。
后来“信德”上的一句话给了她坚定的信念:“假如你能跟圣神结合,就不会有不可能成就的事。”由此,她每做一件事总是先祈求圣神的相帮。她充满感情地说:“是“信德”为我的圣召之路开启了大门。”
1965年8月15日,当时身为修士的胡贤德回到镇海老家务农,戴着反革命帽子,受人歧视,遭人监督,就这样度过了十几个年头,但他终生追随基督的信念一直未变。
这不仅要使我们具备坚固的信念,还须有专心、恒心、耐心的毅力。在这一方面传达的基督成为我们效法的典范。
她内心也一直在挣扎着思考一个问题:她离开了家园,离开了自己的父老兄弟,去追随自己的宗教信念,这么做对不对。
那时,仅仅是为了实践她的信念:人的信仰、尊重他人及实践正义。在那里,她出没于贫民窟及置身于众多的拾垃圾者之中,致力于改善他们的健康处境及教育儿童。于是,修女开办了诊所、儿童学校及供孩子们活动的花园。
2009年5月,在他的家乡马切拉塔开展纪念利玛窦逝世400周年系列活动时,教宗本笃十六在致马切拉塔教区主教的一封信中称赞“深刻的信念和卓越的文化科学才华”,是多年来支撑利玛窦神父在中西方之间开展交流并使福音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生根的力量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