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徐光启“背后”的故事(四)
2012-07-11

根据王成义先生考证,徐光启后代有十四位子孙做了神父,其中有:徐允希、徐宗泽、徐宗海、徐宗江、徐川生、徐顺梓、徐丕文、徐宗敏、徐懋禄、徐祥贤、徐礼德、徐俊、徐简谷、徐德禄,另有修女数人。

教宗方济各接受«公教文明»期刊访谈全文
2013-10-13

梵二大公会议是以当代文化的眼光重读福音,它起了仅仅源自福音本身的更新运动,成果斐然,仅礼仪便可见一斑。礼仪改革工作为天主子民如何从具体的历史场合出发来重读福音,是一项服务。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四)
2005-09-05

神父的炊事员李三得知此信,多次催神父速逃,而三位神父坚决不逃,坚守圣命。据克神父描述:3月18日晚上九时许,一群日本兵端着带刺刀的枪闯进了教堂,凶神恶煞地叫嚷,“这里有几位神父?”“马上跟我们来!”

南国福传 蓬勃发展
2008-09-16

因好多年没回家乡了,今年暑假乘当教师的女儿假期旅游之,于8月3日回了一趟广东,探亲的同时,也想好好感受一下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南方信仰生活;此时,也正是北京奥运即将开幕之时,看看老家人是如何看奥运的

从文明祭扫看明清祭祀中最初的礼仪之争
2024-04-03

然后行“鞠躬拜平身”之礼。鞠躬很好理解。“拜”似乎就是下跪叩头,“”似乎就是抬起身体,“平身”似乎就是起立。故此,祭孔典礼似乎是在香案前行“一鞠躬二叩头”的礼仪。

饶家驹神父与上海南市难民区
2011-12-16

饶家驹不愿作当面协商交战双方的中介,以N个临时虚拟的身份分别与上海市长鸿钧、日本驻沪总领事冈本季正订下了一些非正式的、不成协议的协议,达成两点共识:在南市设立一个供非战斗人员居住的区域,在战前、战中保持非军事化

穿越百年的乡村教堂
2014-11-05

传教士们看到教友数目的急剧增加,为满足宗教生活的需要,故于1890年筹款建了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教堂——二十四顷地天主堂,二十四顷地遂成为当时的天主教活动中心。

希望之光大事记
2004-12-03

12月7-12日北方进德分别在石家庄和北京举办“第二次防治艾滋病培训和关爱艾滋病患者的活动,”河北省民宗厅张堂副厅长、省政协民宗委韩建国主任、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刘柏年副主席、马英林神父分别在石家庄和北京到会讲话

感谢平凡生活的每一天
2002-05-05

我不想由于自己一人而扫了大家的,因此只得带着愧疚的心情将发着烧的丈夫独自留在家中,并在临走时再三叮嘱他要记得多喝水。

郑公死了,他还活着
2005-07-21

这一暖流不是其它因素带来的,而是我在阅读和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到的这样一个事实所导致的:在郑公先后为中国青年人服务达二十多年的岁月中,他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吸引、激励并培养了一批有志气、有抱负的青年男女,以“教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