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背后”的故事(四)
2012-07-11 10:35:17 作者:段春生 神父 来源:《信德报》2012年7月5日,第24期(总第495期)
传承与奉献
徐光启不仅自己恪守天主诫命,而且也要求儿孙们严格奉行,丝毫不得懈怠。徐光启晚年于宫廷任职期间,有一次听说自己孙子的小儿子患病,处于危险中,于是孙子便请了一些异教徒往庙中烧香拜佛,祈求佛像保佑长命百岁。他得知后非常生气,立即写信给他的儿子,让他严厉教训这个孙子,“将那些为其服务的异教徒都打发走,并让这些孙子们知道,如果任何一个人以任何方式参加庙会,或不将此类活动拒之门外,都将被逐出家门”。
另一次,徐光启得知自己的两个孙子染上恶习,与一个臭名昭著的恶少交上朋友,对此他严厉训斥,决不姑息。“为了让他们能够自我悔悟、自觉地改邪归正,徐光启极其悲伤和难过,为他的孙子的不良行径进行忏悔,绝食了好几天”。他的儿子徐骥担心老父亲的健康,央求神父们说情,让父亲进食,但徐光启坚持,如果这两个孙子不痛改前非,断绝与这些人的交往,那么休想让他进食,他将一直绝食下去。他的真诚和执着的精神,使得他的两个孙子心里内疚,并改邪归正,他们努力使自己配得上作这样一位祖父的孙子,丝毫不敢怠慢。从此,他们在各方面都以他们的祖父为榜样。
徐光启的后代信仰都很坚定,在祖父虔诚信仰生活的感召下,孙女徐甘第大对中国初期教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教宗誉为“中国教会妇女的模范”。此后,徐氏家族虽历经各种教难,却始终完整地持守了信仰。根据王成义先生考证,徐光启后代有十四位子孙做了神父,其中有:徐允希、徐宗泽、徐宗海、徐宗江、徐川生、徐顺梓、徐丕文、徐宗敏、徐懋禄、徐祥贤、徐礼德、徐俊兴、徐简谷、徐德禄,另有修女数人。尤其是第十二世孙徐宗泽神父在教会享有很高的声誉,作为著名的教会历史学家,为中国近现代教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有这一切,不能不说与徐光启重视家庭信仰教育、信仰传承有直接的关系。
《徐光启传》谈到“公临殁之际,惟内外孙二人。……及启笥箧,惟敝衣几袭,银一两而已。……御史奏:‘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资,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特遣文书官卞希孔赍赐白金、表里、烛帛、香油、白米、柴炭以给丧事。”徐光启晚年官至“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可以说是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几乎达到权利的顶峰。可为什么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去世时会如此清贫?他的俸银又做了何用呢?
根据我对明史的初步考证,史家早有“明官俸最薄”之说。这或许可能是导致徐光启“囊无余资”的其中一个原因。但是他的儿子徐骥在《文定公行实》中,给我们列出了一些徐光启逝世前一年额外收入的详细数据,“一六三二年十二月皇三子命名,颁赐银十五两;一六三三年癸酉年元旦颁赐银三十两;七月二品考满,加太子太保,寻遣中使赐钞二千贯,八月因进封贵妃册印,颁赐银二十两,赐 丝一表里,九月贵妃册印礼成,颁赐银二十两,赐 丝一表里,钱二千贯;九月因皇四子命名颁赐银十五两。”不到一年,徐光启的收入达100两白银,钱4000贯。
然而徐光启逝世时,“只剩银一两,旧衣数件”。他的孙子子默曾经感叹说,祖父去世之后,家族没有钱编辑出版爷爷的著作,“家业荒凉,糊口不给。寿诸梨枣,河清难俟”。这里不仅可以直接得知徐光启著述甚丰,如若出版全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也是徐光启没有给家族留下多少财产的一个例证。
至于徐光启的钱财去向,我们在众多的文献中可以找到答案。根据邓恩考证,“他的收入只够维持他自己和他家人的生活。皇上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赐给他的奖励,他都用来做了善事。在他过生日的时候,他发放了四大笔的救济:向有病的人、向在牢狱中的人、向老年人,以及向传教士们发放用于救济教友的钱。在一些受灾的省份,当地人称他是‘穷人之父’”。
徐光启还将一些额外收益用于帮助穷人,一年下来,若还有剩余,他便交给教堂,让教会分摊给类似的穷人。他不仅对家乡的人慷慨,而且对外地的教友也一视同仁,全力相助。他不仅自己尽力奉献教会,而且还带动其他教友资助教会。在他晚年升为礼部左侍郎,并入阁加太子太保,因此也增加了俸禄。于是“光启把初次领到的俸银,贡献于住院(教堂)的祭台上。信教官员数人,也相率仿效,神父们便在北京创立了济贫善会,救济许多贫苦无靠的人”。
徐光启除了周济贫困,还对教会事务密切关注,给出许多建议帮助教会发展,他编撰和修订了很多著作,并将传播赠阅这些著作作为使教会进一步发展的方式之一。他经常用自己的钱出书,以便让更多的人对天主教的教义有所认识。
在朝廷中,徐光启享有最高的权利,但是在他去世以前的生病期间,陪伴他的耶稣会士注意到,他竟然连买普通的药的钱也没有。
对于徐光启,利玛窦曾感慨说:“真难说清楚这个人对于基督教事业是多么巨大的一笔财富”。1615年至1616年,耶稣会在罗马召开的第七次全体会议中,嘱咐在中国的传教士,遇有疑难之事,应由徐光启来决断,这种荣誉,在耶稣会历史上可能是为数不多的。 (连载四)
徐光启不仅自己恪守天主诫命,而且也要求儿孙们严格奉行,丝毫不得懈怠。徐光启晚年于宫廷任职期间,有一次听说自己孙子的小儿子患病,处于危险中,于是孙子便请了一些异教徒往庙中烧香拜佛,祈求佛像保佑长命百岁。他得知后非常生气,立即写信给他的儿子,让他严厉教训这个孙子,“将那些为其服务的异教徒都打发走,并让这些孙子们知道,如果任何一个人以任何方式参加庙会,或不将此类活动拒之门外,都将被逐出家门”。
另一次,徐光启得知自己的两个孙子染上恶习,与一个臭名昭著的恶少交上朋友,对此他严厉训斥,决不姑息。“为了让他们能够自我悔悟、自觉地改邪归正,徐光启极其悲伤和难过,为他的孙子的不良行径进行忏悔,绝食了好几天”。他的儿子徐骥担心老父亲的健康,央求神父们说情,让父亲进食,但徐光启坚持,如果这两个孙子不痛改前非,断绝与这些人的交往,那么休想让他进食,他将一直绝食下去。他的真诚和执着的精神,使得他的两个孙子心里内疚,并改邪归正,他们努力使自己配得上作这样一位祖父的孙子,丝毫不敢怠慢。从此,他们在各方面都以他们的祖父为榜样。
徐光启的后代信仰都很坚定,在祖父虔诚信仰生活的感召下,孙女徐甘第大对中国初期教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教宗誉为“中国教会妇女的模范”。此后,徐氏家族虽历经各种教难,却始终完整地持守了信仰。根据王成义先生考证,徐光启后代有十四位子孙做了神父,其中有:徐允希、徐宗泽、徐宗海、徐宗江、徐川生、徐顺梓、徐丕文、徐宗敏、徐懋禄、徐祥贤、徐礼德、徐俊兴、徐简谷、徐德禄,另有修女数人。尤其是第十二世孙徐宗泽神父在教会享有很高的声誉,作为著名的教会历史学家,为中国近现代教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有这一切,不能不说与徐光启重视家庭信仰教育、信仰传承有直接的关系。
《徐光启传》谈到“公临殁之际,惟内外孙二人。……及启笥箧,惟敝衣几袭,银一两而已。……御史奏:‘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资,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特遣文书官卞希孔赍赐白金、表里、烛帛、香油、白米、柴炭以给丧事。”徐光启晚年官至“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可以说是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几乎达到权利的顶峰。可为什么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去世时会如此清贫?他的俸银又做了何用呢?
根据我对明史的初步考证,史家早有“明官俸最薄”之说。这或许可能是导致徐光启“囊无余资”的其中一个原因。但是他的儿子徐骥在《文定公行实》中,给我们列出了一些徐光启逝世前一年额外收入的详细数据,“一六三二年十二月皇三子命名,颁赐银十五两;一六三三年癸酉年元旦颁赐银三十两;七月二品考满,加太子太保,寻遣中使赐钞二千贯,八月因进封贵妃册印,颁赐银二十两,赐 丝一表里,九月贵妃册印礼成,颁赐银二十两,赐 丝一表里,钱二千贯;九月因皇四子命名颁赐银十五两。”不到一年,徐光启的收入达100两白银,钱4000贯。
然而徐光启逝世时,“只剩银一两,旧衣数件”。他的孙子子默曾经感叹说,祖父去世之后,家族没有钱编辑出版爷爷的著作,“家业荒凉,糊口不给。寿诸梨枣,河清难俟”。这里不仅可以直接得知徐光启著述甚丰,如若出版全集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也是徐光启没有给家族留下多少财产的一个例证。
至于徐光启的钱财去向,我们在众多的文献中可以找到答案。根据邓恩考证,“他的收入只够维持他自己和他家人的生活。皇上为表彰他的杰出贡献赐给他的奖励,他都用来做了善事。在他过生日的时候,他发放了四大笔的救济:向有病的人、向在牢狱中的人、向老年人,以及向传教士们发放用于救济教友的钱。在一些受灾的省份,当地人称他是‘穷人之父’”。
徐光启还将一些额外收益用于帮助穷人,一年下来,若还有剩余,他便交给教堂,让教会分摊给类似的穷人。他不仅对家乡的人慷慨,而且对外地的教友也一视同仁,全力相助。他不仅自己尽力奉献教会,而且还带动其他教友资助教会。在他晚年升为礼部左侍郎,并入阁加太子太保,因此也增加了俸禄。于是“光启把初次领到的俸银,贡献于住院(教堂)的祭台上。信教官员数人,也相率仿效,神父们便在北京创立了济贫善会,救济许多贫苦无靠的人”。
徐光启除了周济贫困,还对教会事务密切关注,给出许多建议帮助教会发展,他编撰和修订了很多著作,并将传播赠阅这些著作作为使教会进一步发展的方式之一。他经常用自己的钱出书,以便让更多的人对天主教的教义有所认识。
在朝廷中,徐光启享有最高的权利,但是在他去世以前的生病期间,陪伴他的耶稣会士注意到,他竟然连买普通的药的钱也没有。
对于徐光启,利玛窦曾感慨说:“真难说清楚这个人对于基督教事业是多么巨大的一笔财富”。1615年至1616年,耶稣会在罗马召开的第七次全体会议中,嘱咐在中国的传教士,遇有疑难之事,应由徐光启来决断,这种荣誉,在耶稣会历史上可能是为数不多的。 (连载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