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福传 蓬勃发展
2008-09-16 16:48:07 作者:林书影 来源:信德报(总第350期)
因好多年没回家乡了,今年暑假乘当教师的女儿假期旅游之兴,于8月3日回了一趟广东,探亲的同时,也想好好感受一下像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的南方信仰生活;此时,也正是北京奥运即将开幕之时,看看老家人是如何看奥运的。
故乡上围村
我的家乡是广东揭东县霖磐镇上围村,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临溪小村。周围由一圈小平房围起来,中间是一个宽阔的晒谷场,晒谷场北边是一座三进的大厅,大厅两边有两条小巷护着。再往北,又有一座较新的二进大厅及一幢三层楼的洋房守护着全村,远远就可看到,它几乎成了上围村的地标。村寨门口的小溪依然清流涓涓,勾起我对儿时的回忆。我曾常常在溪边洗衣、游水、摸小蚬、抓小螃蟹,河边垂柳翠绿,番石榴树的青果吸引着孩子们上树采撷。村西头的教堂旁边有一座花园,种着各种鲜花和绿树。我常去花园里玩耍,折状元竹、摘鸡蛋花,这里的一切给我的人生留了美好的回忆。
蒙天主的眷顾,现在村民们都富裕起来了,大部分村民都到河对面的宽地新建住房,老村显得非常清静。原本只有20多户人家100多人的村庄,现已发展到92户400多人,并且全部信奉天主,还先后培养了3位神父。村里的老教堂于1908年建成,土木结构,建筑面积才150多平方米。文革期间,教堂被改为他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教友只得在三进或二进大厅聚会、祈祷。有时,这样的聚会被取消,教友们只好每晚去河对面的田园散步,欣赏这美丽的田园风光,念玫瑰经,与天主作亲密的交谈。几经风霜,教堂残破不堪,改革开放后,教产归还教会。1987年,泰国侨亲带头捐资,香港及马来西亚等地侨胞也慷慨解囊,重建了新堂。新建的教堂为二层,全部是钢筋水泥结构,建筑面积435平方米,在原来的老书斋遗址上建起一座崭新的二层神父楼。加上各种附属设施,堂区建筑面积有1658平方米。
8月5日那天,当我乘车回到久别的故乡时,正值大雨滂沱,龙卷风卷倒了村边许多两人高的木瓜树,可爱的青少年们依然兴高采烈地到神父楼一楼学习道理,邻村的青少年也来了,足有80多人。由修女及义工老师带领,中午还给他们做可口的饭菜吃。看到故乡呈现的福传繁荣景象,让我倍感欣慰。
日新月异的揭阳天主堂
8月10日是主日,我们又专程去揭阳市天主堂望弥撒。揭阳市天主堂坐落在市区北边天福市街旁,因地势低洼,在过往的岁月中,每逢大雨往往会被水淹。因此,3年前教友们集资、旅外侨亲慷慨解囊捐助,在原址重建新教堂。新堂现已封顶,不日定可装修落成。现在教友们到原来的小修院教堂望弥撒,今年暑假有120位青少年分4个班学习道理,准备领受圣体圣事,有100人将领坚振。本堂黄洽发神父正在给坚振班的学员讲课,考试合格者,在圣母升天节给他们领坚振圣事。罗哲珊等许多中年教友常常义务辅导学员上课,管理他们的膳食。据她们介绍,每年暑假都有100多人学习道理,并领洗入教,看到教会在这里蓬勃发展,真让人由衷的高兴。
正在修建的揭阳市天主堂
汕头又有新圣堂
我们得知汕头市正在修建一座气势雄伟的新教堂,先睹为快的心理使我们又去了粤东名城汕头市。由于汕头市教友多,城区发展快,不断往东延伸,故教区在城东建了一座新堂——圣家堂,这是汕头教区最大的教堂,原来汕头市外马路主教座堂的长度相当于新堂的宽度,可见教堂之大。据黄炳章神父介绍,该堂占地5亩,教堂里有200条长椅可供2000人参与弥撒,过信仰生活。我心里暗想,这么大的教堂,每天能有那么多教友来吗?黄神父看出我的疑虑,陪我登上楼顶,看到教堂周围的住宅楼鳞次栉比,正在不断地崛起,建筑机器正在不停地轰鸣,黄神父说“有楼房就有人居住,有人居住就有教友。”黄神父对汕头东区的福传工作充满了信心。
即将落成的汕头市东区圣家堂
人潮人海的广州石室天主堂
此次探亲的最后一站是广州,除了探访亲友之外,主要是期盼到极负盛名的广州石室天主堂过圣母升天节,这可是不可多得的机会。8月15日上午,该堂有3台弥撒。8点半的第二台弥撒由甘俊邱主教主礼,为了不错过这次机会,我们早早就去教堂等候,并去办告解,聆听甘主教的教诲。偌大的石室堂被来自各方的教友挤满,来得晚的只好在门口聆听了,真是盛况空前。
家乡教友热爱奥运
此次回乡,适逢北京奥运举办之时,各教堂的神父在每台弥撒中都为奥运的成功举办而祈祷。家乡亲人更是争看奥运。8月8日晚上,乡亲们早早就吃过晚饭,等着看奥运开幕式。85岁高龄的姑妈,是一位热心的老教友,她虽已年迈,但对这次奥运会极感兴趣,言谈之间无不流露出无限的期盼。她还拿出她的剪报给我们看,她细心地收集了历届奥运冠军的资料。在比赛期间,每当看到我国奥运健儿夺冠,五星红旗升起之时,她都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唱国歌。
此次回乡,我受益良多,家乡的变化、神父们的敬业、教友们的福传热情及对上主的热心恭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祈求天主圣神继续光照我的家乡,天主圣母玛利亚护佑我中华大地,广结福传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