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7:7)耶稣是忠信的,他的许诺一定会实现。但在求、找的过程中我们是否听从圣神的安排,接受圣神的引导,耐心地等候,让信德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我们能否得到恩宠的关键。正确的求恩态度应该是求主恩承主旨。
耶稣在山中圣训真福八端所说的哭泣哀恸的人是有福的(玛5:3)与应常欢乐有矛盾吗?不合乎喜乐的精神吗?
文告的主题取自玛窦福音真福八端中的第七端缔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玛五9),内容简要概括了教会的社会训导而且为天主教徒从事社会和政治义务是一项指南。
/作这段福音对我们的启示就是:承行天主旨意乃是我们信仰生活的核心,我们学习、聆听、实践福音圣训,就是为了不断地承行天主的旨意,正如耶稣亲自教导我们所诵念的主祷文那样:愿你的旨意奉行在人间,如同在天上(玛6
在玛19:12记载着三种人过着独身生活。第一种人是与生俱来的;第二种人是被迫的;第三种人是自愿的。而奉献于天主的我们是为了天国的缘故而自愿独身的。
(玛4:23-25)当耶稣在荒野中时,“看见这么多人就动了怜悯之心,遂开口教训他们许多事。”(谷6:34)之后,又显了“五饼二鱼”的大奇迹。
(玛7:7)可见,祈祷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收敛心神,保持心身的“静”。
这部小说把耶稣说成了是一个凡人,他并不是圣母玛丽亚未孕而生的;他是以色列一支贵族的后代;耶稣与玛丽亚•玛大肋纳生下的后代。
(玛5:48)在新约中,耶稣成为了圣善的典范。他将成全之德具体化,即信仰生活化、信仰生活化。
(玛18:22)不要只看到兄弟眼中的木屑,而自己的眼中却有一根大梁。(玛7:4)于是她找到妹妹,向她道歉求她谅解,妹妹感到很意外,以为大嫂在耍什么花样,不予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