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山顶圣母大堂是于1925年开始兴建,逾十年落成,号称远东第一圣殿。■近况1955年以后,神父集中学习,张朴桥教堂停止了宗教活动,教堂和附属用房被移作他用。
然而今天,天主为我们很多信友仅是一个空洞而僵死的概念,也许我们懂得一些神哲学,也能够对人高谈阔论信仰,但往往我们却并不因此而爱慕和倾心于他,他既非父亲、亦非朋友、更非爱人。
1874年,贵州第三任主教李万美因教友增多而将小堂改建成大堂,可容纳1000余人,也是今天该主教座堂的前身。新修复的主教座堂面积670多平方米。
枢机者,在中世纪被称为亲王,今天被称为教宗的顾问,他们组成的枢机团也被称为教宗的元老院,主要任务在襄助教宗治理普世教会。昨天的典礼在阴天中举行,以圣道礼仪方式进行,全长约一个半小时。
我今天走了四十八公里才到这地方,我到过一家客店,只因为我在市政厅请验了黄护照,就被人赶了出来。我又走到另外一家客店。他们对我说:‘滚!’这家不要我,那家也不要我。我也到过狗窝。
闲暇之余,我回忆几年的生活,如果不是信仰,恐难说是今天的我。中年的母亲早逝给年轻的我深刻的烙印是: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我要珍惜生命。翕合主旨的我,结果是从天主那里获得了丰富的生命———两个孩子。
至于祈祷,长短均可,必要时只须一句祷词:“耶稣,我把今天的一切全献给你,求你悦纳!”多么简单,多么直接,然而却是天主最喜欢的。
今天,徐家汇藏书楼的历史建筑,在上海市委领导的重视下,拨巨资依原样修复,重新开放,就是重要证明。
在西充槐树传教的时候,若值农忙季节,白天他就去帮别人割麦子,晚上利用空闲时间讲道,教友中谁生病或遭难了,他都要亲自去慰问、鼓励,就这样,槐树镇教友由原来的几人变成了今天的1000多人。
当我们处在今天“知识爆炸”的时代,社会在前进,科学在发展,人的语言也在变革,我们的福传工作也要跟上时代步伐。而知识分子的先锋作用也愈显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