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节是一个“伟大的主日”(教父亚大纳削语)。由五旬节奥迹来看,教会是圣神的创造,教会的本质就是一个充满圣神的团体(铎3:5-7;格前6:19)。
例如匝尔法特的寡妇拿一点油和一些面,做了饼给先知厄里亚的故事(参阅:列上十七7~16);又如耶稣祝福了饼,把饼擘开让门徒分给群众的故事(参阅:谷六30~44)。
利玛窦墓碑正中书写“耶稣会士利公之墓”,右侧小字为:“利先生玛窦,号西泰,大西洋意大利亚国人。自幼入会真修。明万历壬午年,航海首入中华衍教,万历庚子年来都,万历庚戍年卒,在世五十九年,在会四十二年。”
在先知依撒依亚的预言中已经提到:“看,你们的天主!报复已到!天主的报酬已到!祂要亲自来拯救你们!那时,盲人将会看见,聋人将要听到……”(依35:4-7)。
依撒依亚先知所预言的默西亚的苦难(依53:10-11),就是主耶稣基督用谦虚选择做最好的自己,将天主对人的圣爱更深地彰显出来(斐2:6-11)。
每逢病人家属带着小孩子来病院看望时,她总要抱一抱,把自己存起来的为数不多零食都拿出来给他们吃,逗他们叫自己“姑姑”,晚饭后外出散步,薛玲在口袋里塞上一把糖果,路过外面工地,看到有工人的小孩子蹦着跳着,就会走上去往他们手里塞一颗
正在这时,养老院的一位老人出于感恩回报之心,掏出300块钱,塞到了张爱玲的手里,就这样,又一次无米之炊的尴尬化解了。最让张爱玲难忘的是,有一次凌晨5点钟,突然有人敲门,她以为是追债的,吓得心惊肉跳。
今天的天主教修道院内的生活与运作方式不但与两千年前在加里肋亚湖边的那所十三人小修院大相径庭,而且与第三世纪末出现在埃及和叙利亚一带的旷野中的隐居士们(如圣安多尼)、中古世纪时出现在欧洲各地的隐修院(如本笃会
教会中也有很多家境非常富有却完全舍弃而去修道的人,比如圣济各亚西西。关键是我们修道这个团体有没有改变自己,有没有影响他人,服务他人,如果我们做到了,我想圣召也就有了。
现代基督教会称的“三大信经”分别是《宗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他拿修信经》:都相信圣父的创造、圣子的救赎和圣神的指引,宣认圣父、圣子、圣神是我们信仰的三位一体的唯一真神;耶稣基督因圣神由童贞玛利亚取得肉躯而成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