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鱼和熊掌间的取舍——超越的爱(玛10:37-42)
2020-06-27 06:08:03 作者:高超朋神父 来源:信德网
常年13主日(甲年)
天主十诫第四诫要求人要孝敬父母,爱护子女。在所有文化中,孝敬和爱慕父母乃天经地义,呵护和疼爱子女是人之常情。但今天的福音一开始,耶稣却说:“谁爱父亲或母亲超过我,不配是我的;谁爱儿子或女儿超过我,不配是我的。” 咋听之下,耶稣的要求不免太苛刻,甚至有点霸道。上个主日不是刚刚说天主会对福传的人关怀备至,怎么现在的要求听起来如此生硬?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耶稣的意思。
今天的福音是耶稣福传言论的最后一段,整个《玛窦福音》第十章讲:耶稣拣选门徒,并派遣他们去福传。虽然门徒面临的环境非常恶劣——如羊入狼群,但耶稣鼓励他们不要怕,因为天主会为他们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福音本身就有着强大的力量,它要求人做出抉择,面对福音没有“中立”的路线。《默示录》中就已经警告过不冷不热的态度:“你既然是温的,也不冷,也不热,我必要从我口中把你吐出来”(默3:16)。
福音虽然是和平的喜讯,但也会因着人选择信从或拒绝而产生分裂。因为没有“中立”的态度,所以,对福音的不闻、不问、不理本身就是对福音的拒绝。接受或拒绝福音的态度往往会在人际关系中产生张力。在宗徒时代,最明显的冲突常常来自家人或朋友。那时候,信仰不被社会接纳,特别不为当权者相容,门徒们一直受迫害,家人或朋友怕受连累或“好心”而反对他们。因此,耶稣明白地提醒门徒:“人的仇敌,就是自己的家人”(玛10:36;米7:6)。面对外人,人比较容易有大无畏的气概,但面对血浓于水的亲情,不容易超越。然而信仰当前,人如果必须在亲人和耶稣之间做一个抉择,耶稣要求我们爱祂要超过爱自己的父母和儿女。这并不是说我们必须要放弃对亲人的爱,而是说,当亲人成为我们跟随耶稣的阻碍时,我们应该选择更爱天主。
孝敬父母和爱护子女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若亲人的要求与天主的义德不一致时,应该选择忠于天主旨意,而不是服从人。宗徒们就是这样以身作则的。当他们因为宣传福音而被捕,并被警告不许继续福传时,他们答复说:“听天主的命应胜过听人的命”(宗4:19;5:29)。选择更爱天主如果发生在亲人之间时,是要在很大的牺牲中承行天主旨意。旧约《玛加伯》书中记载过母子八人壮烈殉道的英勇事迹,刽子手就是想藉着亲情让他们母子屈服于异教信仰,但他们一个个都宁愿死也要选择更爱天主。圣经如此称赞这位了不起的母亲说:“尤当称奇,最值得光荣记念的,还是他们的母亲。她在一日之内亲见七个儿子死去,还能欣然忍受,因为她全心寄望于上主。她心中充满高尚的情绪,以大丈夫的气概奋发起女性孱弱的心灵,用本国的话,一一鼓励他们”,勉励孩子们宁愿选择天主(加下7:20-23)。耶稣知道这个要求超越本性,很困难,所以,祂马上接着说:“谁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不配是我的。谁获得自己的性命,必要丧失性命;谁为我的缘故,丧失了自己的性命,必要获得性命。”基督徒宁愿选择天主,就是背十字架跟随耶稣。哪怕牺牲性命,也要跟随耶稣,就是宁愿选择天主。
爱亲人和爱天主都是极具正能量的事情,但有时也会发生冲突。面对两个有冲突的“好”时,怎么办?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和熊掌都是美味,如果不能兼得的时候,我们应当懂得如何取舍。两者比起来,熊掌当然更名贵了,所以,选择熊掌——选择更高的价值。同样,当爱亲人和爱天主有冲突时,我们应当选择天主,这才是超越亲情的信仰——超越的爱。耶稣放下自己的唯一的亲人——母亲,全身心地去宣讲天国;门徒们抛弃一切跟随了耶稣;多少个世纪以来,一批批的传教士,背井离乡,历尽艰辛,抛头洒血,他们放下亲人、淡泊名利,只为一句:“我若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格前9:16)。这就是宁选天主的态度,就是超越的爱。
福音把对天主的信仰和孝道比较起来,当我们基督徒的身份与为人子女身份相互冲突时,应该宁选天主。这要求听起来很耳熟,不少人认为爱父母和爱天主是有冲突的,这窘境有点像中国人常说的:忠孝难两全。其实它正呼应着第一诫“钦崇天主在万有之上”的要求。选择更爱天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境况中,我们要在每天的生活中选择更爱天主,还是更喜欢钱财、享乐和消遣?我们又如何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怎么表现出更爱天主呢?在天主与家庭、亲情和爱情之间,如何取舍?如果碰到家庭、亲情和爱情出现张力或矛盾的时候,我们选择维权、算计、报复,还是首先寻求天主的旨意?宁选天主、更爱天主、或首先寻求天主,都是耶稣会的口号——“愈显主荣”——的真正精神。圣依纳爵指出:生命唯一的意义在于赞美、光荣与侍奉天主。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发现生活中所拥有的任何人、地、事物不能帮助我们赞美、光荣和侍奉天主的话,便要有一份智慧,摈弃那些障碍。福音中耶稣以对比(爱亲人vs.爱天主)的方式提醒我们:在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当中,应该把天主放在首位。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以天主的旨意为依归。
耶稣不但要求我们在爱亲人和爱天主有冲突时要宁选天主,祂进一步要求我们为了更爱天主,有时还要否定自己:“谁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我,不配是我的”。就如耶稣在十字架上交出自己的生命,凡是愿意跟随耶稣的人,也应“弃绝自己,天天背着自己的十字架跟随”祂(路9:23)。若为了耶稣而丧失了性命,一定会获得更丰富的生命。这正是对上个主日福音的回应。人为了信仰可能会丧失肉体的性命,但一定获得更丰富的、跟天主在一起的生命。所以耶稣说:“你们不要怕那杀害肉身,而不能杀害灵魂的;但更要害怕那能使灵魂和肉身陷于地狱中的”。
爱天主和爱人(包括爱自己的亲人)并不矛盾,也不排斥。这两种爱是不同性质和不同层次的爱。爱天主,因为天主是创造救赎我们的大主;爱人,特别是爱亲人,除了血浓于水的关系之外,更有天主命令。爱天主,不是为了天主的好处,也不增加天主的光荣,只对我们自己有利。爱天主,当然也要爱天主所爱的一切——爱屋及乌。天主爱所有的人,当然也包括我们的亲人。所以,当我们选择爱天主的时候,我们已经同时选择了爱自己的亲人了。选择了爱天主之后,我们爱亲人就不仅仅是血浓于水的关系,基督的爱会圣化我们的亲情,以超性之爱提升我们对父母的人性之爱:我们除了关心亲人的物质生活,更关心他们永远的生命。选择更爱天主并不反对爱亲人,基督不但没有取代我们的父母,祂也不霸占我们对亲人的爱,反而让我们爱得更真、更深。
耶稣并没有要求我们为爱天主而疏忽或逃避对家人的关心和责任,祂严厉批评过这种思想。当时的法利塞人和经师就有过类似的错误教导,耶稣批评他们说:“梅瑟原说过:‘你该孝敬你的父亲及你的母亲’;又说:‘咒骂了父亲或母亲的,应处以死刑。’你们却说:人若对父亲或母亲说:我所能供养你的,已成了‘科尔班’,即‘献仪’,那么就允许那人不必再为父母做什么了:这样你们便为了你们所传授的遗教,废弃了天主的话”(谷7:10-13)。耶稣没有要求祂的追随者放弃亲情,祂只是提醒门徒不应因为亲人(可能出于怕牵连、对信仰的无知、或“好心”)劝阻而放弃天主。因此,选择更爱天主时,我们并不舍弃父母和亲人,我们舍弃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不爱。
人间的亲情有限制,而天主的爱是没有界限的。圣经上这样描述天主那无界限的爱:天主使太阳上升,光照义人,也光照恶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玛4:45);天主允许莠子和麦子一起生长(玛13:24-30)。天主的爱不但是为人,也为所有受造物的。这样的爱更有深度,才是超越的爱。
耶稣要求门徒在生活中爱祂超过爱亲人及爱自己——“首选天主或宁选天主”,这要求已经暗示:基督徒的生活必然带有牺牲的性质,门徒的见证就是在一切工作中,特别在矛盾中,永远把天主放在首位。因此,基督徒不能随心所欲地想干啥就干啥,凡不符合福音精神的事便不能做。因此,有些行业(比如赌博)不应做,有些娱乐不应参与,违背基督徒原则的事情要放弃,福传时的怯懦和不力要克服,要让基督的意愿成为我们生活的标准。基督徒并不因为十字架有啥好而去背十字架,而是为追求十字架上的基督而背十字架,十字架是爱的牺牲、爱的取舍,是超越的爱。
耶稣体谅福传工作的困苦艰难,祂希望福传的人能够受到好好的接待。因此,在今天福音的最后,耶稣提到对门徒的款待:凡是认同基督徒的价值,并接待福传的人都有赏报。耶稣指出:“谁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谁接待我,就是接待那派遣我来的。”耶稣甚至指出:“谁若只给这些小子中的一个,一杯凉水喝,因他是门徒,我实在告诉你们,他决失不了他的赏报。”这里的“赏报”指天主的恩宠,“小子”指信仰团体那些谦虚卑微、默默无闻的福传者,耶稣许诺,接待他们,哪怕只给一杯“凉水”,都会有赏报。耶稣特意说“凉水”,就连烧水都不必要了,如此“极小”的事情是任何人,就算穷人,都可提供的接待。对一个默默无闻的福传者提供哪怕一杯“凉水”,都会有赏报。跟微不足道的友善行为相比,接待者这所得到的赏报(即天主的恩宠)大得完全不合理。不过,作为赏报的恩宠并不来自热切款待的善行本身,而是因为“这些小子”是耶稣的门徒。如此,耶稣肯定了“这些小子”的崇高价值。即使他们在社会中微不足道,可是,对接待他们的人来说,哪怕提供一个极为廉价的接待,都会获得天主无价的赏报。这些话一方面表达了耶稣对门徒的关心,另一方面也特别能够鼓励福传者,没有了后勤方面的后顾之忧,就可以甩开膀子,全身心地投入福传。
为福音而工作的人,虽然其最大的赏报是在天主内的永远生命,但在现世也会得到安慰——得到很好的接待。耶稣把接待福传者等同于接待祂一样,更许诺福传者在现世就会得到百倍的赏报(谷10:28-31)。为了鼓励人好好接待为福音而工作的人,耶稣许诺凡是善待传福音的人,哪怕是一杯凉水,也必有天上的赏报。如此,福音作者透过耶稣的口呼吁所有人要善待一切为主工作和为福传劳心劳力的人,并且这样的好心必定得到丰厚的报酬。
福音中耶稣虽然分别讲到“福传”和“接待”,可是,今日的基督徒要同时兼具“福传”和“接待”两种使命。“福传”是所有基督徒身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禄出自内心的呐喊“不传福音,我就有祸了”应无时无刻地刺激着我们努力福传,特别从自己的家庭、朋友、同事中开始福传。基督徒也要为福传事业祈祷,关心、关注、支持、帮助教会的福传事业,比如关心教会的出版、参与福传大会或读经及教理培训、关注圣召、支持教会的教育事业等。虽然所有基督徒都有福传的使命,但教会还有一些像当年的宗徒们一样的“专职”人员(神父、修女、会士及全身心投入福传的教友),他们为了福音而放弃一切,对他们的接待和关心也是基督徒团体的责任。“接待”这样的福传者就是接待基督,就是侍奉天主。这些福传者往往背井离乡(神父和修女一般都不会在自己的家乡工作),大多卑微弱小、无权无势,也无能力回报帮助他们的人——这正是耶稣称他们为“小子”的意思。然而,即使给他们微不足道的一杯凉水,耶稣答应一定会有赏报。
今天福音中耶稣谈论的是福传工作中最普通的问题,也是基督徒每日面临的挑战,就是在所有的关系中懂得取舍。基督徒要学会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环节,哪怕是细节上更爱天主、宁选天主、首选天主,这就是耶稣所要求的超越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