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近代中国天主教传媒
2006-10-14

《磐石杂志》在1934年出版过“公教与爱国”专号,专门针对东北沦陷和伪满洲国而发,鲜明地表达了天主教教会反对日本侵略的爱国立场,于斌主教写了卷首语,陆徵祥则发表了《以公教立场评判日人侵占四省事件》的长文

瑞士信仰之旅
2012-02-03

1921年成立,总会院位于瑞士施维茨州梦湖(Immensee),会员以瑞士籍教士为主;传教地区则包括非洲、哥伦比亚、日本、美国、中国、台湾等地。

从刚恒毅的五点主张谈天主教在中国的本地化
2012-02-14

在回忆录中刚恒毅枢机记述了这样一件事:1931年9月27日(九一八事变),日本新闻社声称,在日军行动前夕,东北的天主教美籍传教士(抚顺玛利诺会)在沈阳集会,鉴于地方政治不安而有意请求日军保护。

文摘:英国女传教士在山西
2013-04-02

——后来她才知晓苏联与日军对峙,中国满洲铁路又在日本控制下,所以苏联的列车无法直达。她被迫留在当地的旅馆里。在旅馆里,一个懂英语的妇女,在仔细看过她的护照后,为她解了迷。

英若诚:我的童年及家族往事
2013-06-27

一九三七年日本人入侵后,花了一段时间才控制住北京,直到一九四○年日本人才将王府用做军警的总部。  我父亲是搬进庆王府的首选,因为他会说英语,在隔壁这个刚兴办不久的大学里又多少是个拿事儿的。

何光沪:基督教是正能量 对中国有正面作用
2014-11-11

主持人还提到目前中国有哲学教授提出的在中东、印度、日本等具有悠久文明传统的地区,基督教只能具有一种边缘性的意义。

近代中国天主教传媒(赵明忠神父代读)
2006-10-13

《磐石杂志》在1934年出版过公教与爱国专号,专门针对东北沦陷和伪满洲国而发,鲜明地表达了天主教教会反对日本侵略的爱国立场,于斌主教写了卷首语,陆徵祥则发表了《以公教立场评判日人侵占四省事件》的长文。  

“中国国宝的守护神”基督徒蒋复璁
2011-07-28

另外,蒋复璁还从日本追回抗战时由汪精卫送日本天皇裕仁寿礼的国宝翡翠屏风一座。毛公鼎和翡翠屏风,此两件国宝,后均运往台湾,现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

一衣带水 和美教会(二)
2013-03-04

尤其是将台湾和韩国的近代史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对比和研究,因为台、韩具有同样的历史命运,都是从中日甲午战争直到二战结束,在日本的统治和奴役下达五十年之久,而后都面临社会的重建,教会在社会的重建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天主教三所大学之一——天津工商学院及其他
2006-03-27

1944年4月,他因此同张元第(河北省立水产专科学校校长)、袁贤能(天津达仁学院院长)、罗光道(天津广东中学校长)等一起被日本宪兵队逮捕,受到严刑审讯,但敌人没捞到确凿证据,诸人先后被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