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的弥撒讲道,首先回顾了福音中三位女人的形象——玛利亚·玛达肋纳、约安娜和雅各伯的母亲玛利亚。她们前往耶稣的坟墓,为将香料涂在离她们而去、已经死亡的耶稣身上。
1932年她随意大利修女到蚌埠,1933年前往意大利修会学习,三年后加入乌苏拉会并发圣愿,取名玛利亚·若望·玛达肋纳,在意大利期间,曾蒙教宗比约十一世两度接见。
经过约一年的治疗,能下床了,她用一只已经苍老的手拄着拐杖,佝偻着瘦弱单薄的身躯,拖拉着一只不灵便的脚蹒跚走动。但是,那句总在她嘴里重复的已实现了的预言,却再也听不到了。
这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设计者试图通过两座约60米高的钟楼以及矗立的尖顶十字架,拉近与上帝的距离。
约夜间四更时分,耶稣步行海面,朝着他们走来,……门徒看见他步行海面上,以为是个妖怪,就都惊叫起来,……耶稣连忙与他们讲话,向他们说:‘放心!是我。不要害怕!’遂到他们那里上了船,风就停了。”
(约7:1)所以,人当谨防诱惑,提高警觉,凡事祈祷,让魔鬼无隙可乘,不得哄骗我们。人纵然修到成全地步,成圣成贤,也不能一无诱惑,因为全免诱惑,在世上是不可能的。
她还说,6月份时,自己曾一个人去了稻城亚丁,从三千多海拔一直往上爬,因是高原周围不少人带着氧气瓶爬山,每走一步都忍不住想后退,虽然大家都不认识却相互鼓励打气,当时爬到最高点约5000海拔的五色海时,踩着脚下的山脊
天主教传入大埔是1904年,在大埔三河建起第一座天主教堂,后来在茶阳、高坡建有教堂,教友约784人。丰顺天主教隶属汕头,不属嘉应教区,先后有法籍神父高若望、龚善传、沙牧羊等在丰顺传道。
约12年之久,至1900年,遂由大堂的后方迁移到前方(即昔日南华中学的旧址)。这层楼宇的地下作为公教联会之用,上两层则辟作修院院舍。这时的修生一面进修,一面协助大堂的传教工作。
(教宗比约十二《天人中保通逾》)我们在每主日的弥撒中把我们一周生活的所有成功与失败,酸甜与苦辣都奉献给天主,求主悦纳;也把下一周的生活奉献给天主,求主降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