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留意到传教士的减少已有一段时间,不过,教区神职和修会会士倒是有所增加,本地司铎在数量上的增加形成了传教合作的新形式:一些年轻的教会开始派遣司铎到本国或本大陆其它国家缺少神职的教会。
南堂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6年),是由意大利籍方济各会会士陕西天主教第二任主教兰溪(山陕区分治前)于1716———1727年间,派意大利籍传教士马戴弟主持西安教务时,在城内土地庙什字购地筑院建堂的
就我们而言,作为神慰会传教会士,我们继续在乌兰巴托北部郊区深处扎根,这是一个庞大而混乱的首都(世界上最寒冷的首都)。同样,我们继续为蒙古宗座监牧区服务。
他的活动包括4项,就是,上午在市内的广场主持耶稣升天节隆重弥撒幷带领信众念天皇后喜乐经,随后为爱德之家揭幕;下午,在本笃隐修院与本笃会的会士修女们一同念晚课,最后一项活动是参观阵亡波兰军人墓地。
部长枢机和部会总秘书长尽可能地视察不同的国家,最大限度地把教宗的声音传递给世界各地的男女会士。阿维斯枢机说道:“我们真是一个走出的部会,这显而易见的并不能简单地用经济成本来衡量。
在教会内,特殊的行动需要圣职人员、修会会士和教友各方面协调与合作时,上述一点尤其必要。
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孝中就有:子路为亲负米、江革行拥供母、王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等典故。其实,奉养父母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还算不得真孝,因为古人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何为人呼?
负责圣礼的杰出的神父们做了全面的考虑,听取了信仰促进者(PromoteroftheHolyFaith)威尔德神父(Fr.AlexanderVerde)的高见,认为对请求的恩典可以给予肯定的答复,倘若这能使圣座满意
在这缺乏圣召的年代,一个仅130多户教友的教友村,却出了14位圣召(7位神父、1位执事、3位修女,还有两位大修生和1位小修生),这里有什么奥秘呢?
有一位曾在中国居住过23年(1923-1946)的法国神父,他在中国写完了使他名扬四海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