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圣比约五世在他那困难重重的时代,不愿对礼节作重大改革,而只想保存某些遭到不合理攻击的近代传统,因为当时有关“弥撒的祭献特性”“公务司祭职”,以及“基督在祝谢了的饼酒形下实体而持久临在”等公教教义,正受到攻击
在我们对耶稣光荣复临充满希望和坚持到底的期盼中,圣神使我们信友的团体保持警醒;祂持续地引导我们并召唤我们,叫我们悔改,改变生活方式,以便抵抗人类对环境的危害,并主动表达对社会的批判,尤其是作出那种有可能改革的见证
在教会内部,他进行了许多改革,将教会转变为一个真正的福传教会,教友和神职人员共同承担教会的使命。他要求教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要做到同道偕行,在圣神内共同向前、作为教会一起聆听和辨别。
编者按:刘澎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普世研究所所长,国内著名的政教关系问题专家,也是长期以来呼吁改革宗教管理体制、实行宗教法治化的倡导者。
人们经常比较苏俄剧变与中国的改革,相比之下,苏俄剧变中知识阶层发挥的作用是相当显著的,秦晖和金雁老师对俄国的研究也提到东正教所起到的作用。
从坚持和发展教会福传事业到全面进行礼仪改革,从相互尊重到推行基督徒合一,从提高认识圣经到勇敢宣讲和见证天主圣言,从培养活泼信德到加强爱主爱人的实践,构筑教会团结共融,并使之发扬光大。
你想改革,但有一位老教友提出批评,你就不敢动了。喝老酒的人总认为陈酒好喝,这是圣经上的话,但是你做出成绩之后,那些起初反对你的人也会佩服你的。第二个就是放宽大门。
这训令邀请所有堂区团体从自身走出去,并为它们提供改革——甚至是结构性的改革——的工具,使它们以共融和合作、相遇和陪伴、富于慈悲与关爱的方式,来宣扬福音。
米歇尔·塞尔托只称法伯尔是个革新的神父,说在他眼里,内在经验、信理表达和结构改革彼此不可分离。教宗也对耶稣会创始人的真面目作了反思说:依纳爵是个神秘家,不是苦行僧。
在此期间,贺天赐神父进行了两项尤为重要的改革,其一是在1967年把学校的管理权由圣十字架修会的全权负责转变为主要由平信徒组成的校董会管理学校的模式;其二是在1972年开始招收女生,使圣母大学成为男女同校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