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正月初三是教会的圣灰礼仪,从这一天开始就进入了四旬期。在这40天中,教友们通过祈祷、斋戒等善工反思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生命更圣洁,更接近天主。许多慕道者也需要为复活节领洗做好准备。
从3月20日开始,我们进入了教会礼仪年中最隆重的时期——圣周。
因此,王敬弘神父说:家庭成员彼此间必须父慈子孝,兄友弟爱,须共同祈祷,参与教会的礼仪生活,表现出家庭是教会的圣所,以此作为基础,才能友好地款待旅客,推进社会正义,并实施为贫困弟兄们服务。
故基督徒与别人不同之处不仅是表面的一些生活禁忌或是一些宗教礼仪,更重要的是在处理生活事务时,所展现出来的内在的生命不同,处理问题的看法和态度的不同,呈现出的生命特征不同。
钱玲珠教授在她的文章《圣像与信仰》中说:正如同礼仪上十分重要的概念:信仰律就是祈祷律和生活律:相信什么,就如何祈祷、如何生活;同样,圣像也是一样,相信什么,就画出什么、活出什么。
1.受造物的救赎纪念基督受难、死亡、复活的逾越节三日庆典——礼仪年的最高峰,每年都召叫我们走一趟预备之旅,而我们知道,与基督已经相似(参:罗八29)是天主仁慈的无价恩赐。
礼仪就是作为耶稣的兄弟姊妹对天主父的敬礼。当我们向天父祈祷时会说,以上所求是因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你的子,我们的主,他和你及圣神是唯一的天主,永生永王。
可是到了弥撒的主要部分——圣祭礼仪,他们却匆匆带过,这使得其他教友无法热心地尊敬基督——永恒的司铎和牺牲者;他们也没法学着在弥撒之后,安静虔敬地感谢他再度来到我们心里。
在抓教务的同时,主教也极力建立健全教区的行政机构:先后成立或完善了司铎参议会、司铎咨议会、经济委员会、教区秘书处、伦理个案委员会、圣召推行委员会、礼仪委员会、牧灵委员会及总铎区,并完善了教区管理制度。
围绕这个永恒的主题,教会每年圣周四以极隆重的礼仪纪念司铎职的生日,在每年复活期第四主日号召普世信徒为牧者们祈祷,并将每年的耶稣圣心节特定为司铎圣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