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博士的信仰旅程
2003-04-11 09:40:02 来源:信德报(第180期)
恩爱夫妻在信德之家参与弥撒 |
对有学问的人,我始终都怀着一种深深的敬意。当张白莹女士坐在我的面前时,有一刻,我竟无法将博士的头衔与面前这位30多岁的女士联系在一起。她很普通,中等个子,衣着朴素,脸上没有妆饰,从外表完全看不出这是一位在世界银行任职的高级白领。但很快你会察觉到一双眼睛里深藏着的睿智,特别是谈话当中,透过她那舒缓有度的言语,你能真正感受到一位学者所具有的敏思和才情。
说是对一位博士的采访,其实更确切地说是在分享——分享一位新教友的心路历程。交谈中,我惊奇于张女士漫长的信仰选择之路,感动于她追求真理的整个过程。
每个人的信仰经历都是独特的,可以说,张女士的追寻之路只属于她自己,但她所经验到的圣神的奇妙召唤,分明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信仰生活的缩影。
我是北京人,祖籍河北玉田,出生于军人家庭。从小我就是一个很乖的孩子,特别喜欢读书。我的经历很简单,玉渊潭小学、玉渊潭中学,之后于1988年考上了北京大学英语系。可以说,读书特别顺利。
跨进北大校园,刚开始还真有些不适应,但时间不久,我就喜欢上了大学生活。像大多数北京籍的大学生一样住校。4年的学习生活是很愉快的,北大独有的学术氛围,让我这个北京人也大开了眼界。大学教材里有许多宗教内容,这才正式接触到宗教,才知道了《圣经》故事。当时包括我在内的大学生都对宗教感兴趣,说白了,就是新鲜。当时感兴趣的不单单是宗教,你知道,那一阶段气功特别盛行,西方哲学更是大学生不离嘴的话题,你要不懂康德、黑格尔肯定会丢丑。
说也奇怪,当时随学生们经常到道教的白云观,佛教的雍和宫、北大附近的新教福音堂参观,就是一直没有到过天主教堂,连圣诞节都没去过,可以说对天主教一无所知,但最终偏偏加入了天主教会。
张莹女士接受采访
大学毕业后,我留校在英语系任教。这时认识了我的先生白云马,看名字像中国人,但他却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白云马非常喜欢中国,当时他在北京的一所中医学院进修中医。那时候北京已有不少的涉外婚姻,但我们相爱的事情仍遭到父母的反对,原因嘛,一是传统二是观念,让亲友邻居万万想不到的是,一向老老实实的我竟要嫁给外国人。也许只有爱情的力量才能使我顶住压力,虽然结婚了,但我们没有住的地方。后来在一位基督徒的帮忙下,找到一个住处,才算有了自己的家。房东是一位心肠特好的人,经常为希望工程捐款。
先生是天主教友,而我是教外人,所以我们没有到教堂举行婚礼。先生信仰很虔诚,闲暇就会给我讲些教会知识,说实在的,很长时间我也没有搞懂基督教(新教)与天主教有什么不同,但星期天倒是同意到教堂了,不过当时外国人只能在国际礼拜堂礼拜,所以我们就到那里去。
后来先生进修完中医,我开始办理移民手续,手续办妥后,1993年圣诞节,我们每人提着两个箱子双双飞向了他的家乡佛罗里达。
国外的生活,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本来我的专业在国内是那样的吃香,可是在美国已变得什么都不是了,我只有到当地的中餐馆打工,先生则张罗着开办自己的诊所。四个月的光景,我们和先生的父母住在一起。那段时光,让我有了很深的感触,真正地了解了天主教。
先生一家是一个传统的天主教家庭,大家和睦,热心事主,每天都要聚在一起念玫瑰经、读圣经,做各种意向的九日敬礼,堂区的各项活动更是积极参加。我嘛,入乡随俗,被动地参与,但已被那种热烈的气氛所吸引。如果在国内,我不知道我会不会这样深刻地认识教会,并选择自己的信仰。
现在拥有信仰再谈及信仰,好像自自然然平平常常,其实一个无信仰的人接受信仰是相当难的。特别是越做学问,越不愿盲从。我一直拒绝加入教会,我觉得一定要到我认清信仰那天我才会信教。
1995年,我进入法学院攻读法律博士,学习相当的辛苦,3年后毕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又用一年时间到哥伦比亚大学主攻中国法。毕业后,我先到华盛顿一家拥有五、六百名律师的律师事务所工作,一年半后转到世界银行法律部工作,在此之前还没有一位中国人在这个部门任职。
在学习和工作的7年时间里,我浏览了大量的书籍、记录片,了解了所有的宗教,我发现了天主教会蕴涵的价值,从而对她更加情有独钟,她的宽容性、她的大公性、她的整体性,还有在教友身上体现出来的爱人、诚实、正直、慈善已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愿意默想基督十字架的死和天主的爱,愿意从教会的礼仪去追寻天国的奥迹,这时的我再也无法拒绝天主的召唤了。
2002年圣神降临瞻礼前一天,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那一天,我正式成为天主教会的一名成员;那一天,到美国看望我的父母到教堂分享了我的一份喜悦。第二天的弥撒当中,神父送圣体时,拿起面饼说:“莹,基督圣体!” 啊,领圣体的教友当中,只有我一个人被点名,那一刻我泪流满面,感到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
后来,我们回到佛罗里达,补办了正式的天主教婚礼,我与所爱的人在天主前缔结了厮守终身的誓言。
虽然已经领了洗,但我现在仍加入了慕道班,我愿把这门必修的课补上,并希望涉猎更广泛的教会知识。现在我已成为方济各第三会的望会生,愿提升自己的信仰,为教会为社会人群做一份贡献。
采访结束时,张女士说,希望今后能为中国教会多做些事情。其实,当她透过美国的媒介,获知“信德”和北方进德的一些情况后,就主动与两机构取得了联系,从去年起,夫妇二人已经着手帮忙“信德”英文版的翻译工作。
感谢天主,“他的计划神奇莫测”,蒙受恩召的人,必将成为神国里最得力的“工具”,我们有理由相信,张白莹博士美好的愿望一定能够实现。(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