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的角度来看,犹太人和耶稣的关系很亲近,熟悉他的生活,聆听他的教导,看得到他,甚至摸得到他,但是,他们却不真正认识他,也没有接纳他。
而且在同时代的犹太史和罗马史中都有确凿的旁证,两千年来基督徒的无数见证更是证明了耶稣的真实。卢梭说:“耶稣的一生是伟大的奇迹,倘若谁能虚构这样的故事,除了出现比耶稣更大的奇迹,是不可能的。”
当时的犹太人在热切期待着天主新的、最后的显现,期待着他来惩恶扬善,拨乱反正,把这个伤痕累累的世界转变成正义和平的领域。先知书描绘了天主来临的预兆。
此外,他和尼苛德摩一样,是犹太公议会的议员。当尼苛德摩在会堂中为耶稣申辩时,他也支持尼苛德摩的辩词(如果不先听取人的口供,和查明他所做的事,难道我们的法律就许定他的罪吗?若7:51)。
梅瑟教导百姓要在“阿彼布月”——即犹太历的第一个月,举行无酵节,吃无酵饼七天,并教育子孙,传承信仰(13:8,10)。二、出埃及后的引导(出13:17-22)问6:为何天主没有引领百姓走近路?
【1】由于名字在犹太文化中极其重要,这意味着巴尔提买没能做到他被期望的样子。然而,与走在耶稣后面的那些人们那伟大运动不同,巴尔提买仍然坐着。
在学习期间,她也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去参加犹太青年人的各种聚会和经师们的讲座。她的圣地之行丰富了她对圣经的研究,她对圣经的执著与挚爱也使她的圣地之行多姿多彩。
法利塞人和他们的经师就愤愤不平,对他的门徒说:「你们为什么同罪人和税吏一起吃喝?」耶稣回答他们说:不是健康的人需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我不是来召叫义人,而是召叫罪人悔改(路五:27-32)。
一、经文背景简介《路加福音》第15章被称为“慈悲三部曲”,包括三个连贯的比喻:亡羊比喻(15:3-7)遗失银币的比喻(15:8-10)浪子回头的比喻(15:11-32)这些比喻都回应了法利塞人和经师的责难
(八)宗教对话:在圣年中,基督徒要加强与犹太信仰和伊斯兰信仰之间的联系,因为这三个宗教都是相信天主慈悲的爱的子民;此外,还需要促进与其他高尚宗教之间的对话,以便知彼知已,驱除暴力和歧视(M.V.,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