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教友介绍,清朝康熙时,富平教友魏梁栋的后裔及一户康姓教友先后迁居高陵刘家堡,成为该地最早的天主教徒。因为传教士信件来往不断,刘家堡改称通远坊,即通向远方之意。
天主第二位圣子在两千年前降生成人,将天主的救恩完全显示给人类,使人类由于原祖背命而失落的永生能够再度寻回,这降生成人的天主子就是耶稣基督,通过他人才能够认识天主的真面容,也只有通过他,人才能够完全与天主共融
这种有关生存的超性观,为救恩的远景开启了超凡丰富的领域,因为,即使在看似单调乏味的平常世事中,天主走近我们,我们也能够在救恩计划中和他合作。
圣咏作者说,有信心的人等候上主,切于更夫的待旦(第6节);他们怀着坚定的盼望等待上主,因为他们知道,上主会带来光明、慈爱与救恩。
所以,当天主还赐给人「悦纳的时候和救恩的日子」(格后6:2)时,悔改更新。事实上,死亡能启发我们对天主圣善的敬畏,为天国正义而献身,并宣告「所希望的真福」(铎2:13)。
救恩并非来自遵守法律,而是借着信仰耶稣基督;耶稣基督以自己的死而复活,带来救恩,也同时带来使人成义的‘慈悲’。天主的正义,如今,为那些被罪恶和它的后果所奴役者,成了释放的力量。
客观上讲麦子是麦子,莠子是莠子,没有变更的可能,莠子总没有可能成为麦子,但耶稣是在讲比喻,在天主的救恩史中,莠子——恶人还是有悔改的可能,因为,天主不愿意任何人丧亡,祂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
AdversusMarcionem),IV,9,CCSL1,p.560;奥利振(Origenes),《驳斥赫拉克里达》(DisputatiocumHeracleida),n.4:24,SCh67,p.62;《希波教会会议议案汇编
对人情世故有清晰的认识,对正义与非正义有明确的分别,这既符合大乘佛教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国佛教的基本特色所在;第三,中国佛教是爱国的宗教,历史上佛教始终把护国作为自己的宗旨之一,把帝道遐昌、皇图永固作为理想的目标,把报国土恩
吴文德的妻弟刘国民教友这样评价自己的姐夫。因为身体残疾,吴文德曾学过修理电视机、农机等手艺,可都没赚到什么钱。但是乐于奉献的他对教会的事从来没有推辞过,总是热情地尽力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