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信仰的力量


2004-04-29 09:09:06 作者:郭勤生 来源:信德报(第212期)

    编者按:母亲节。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这是一个朴素的节日,我们用鲜花述说,述说我们的感谢,感谢脸上堆满皱纹、手上布满老茧、心灵织满了人生沧桑的母亲。但当我们向母亲献上一束康乃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向母亲献上一份真真实实的孝心。
    所以,在母亲节即将到来之际,谨向大家奉上《信仰的力量》一文,望大家从中体悟作者对自己母亲过世后的那份愧疚之情,从而提醒自己一定要及时行孝,不致落得擦拭墓碑的悲哀。
    另外,我们在《婚姻家庭》版特意安排了两篇有关孝道的文章,两版彼此呼应。但愿各位读者在过母亲节时有所思后能有所行。
    在此,诚愿天下所有的母亲安康、祥顺!

    母亲蒙主恩召虽已六年,可每次看到母亲的遗像时,心中总是无法平静。
    我的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生于河北省农村一个具有深厚信仰的家庭。清贫的岁月铸就了她勤俭的品德,一生与灾难为伍,磨炼出她坚强的个性。我常想,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度过了难以忍受的坎坷与磨难?是信仰,因为信仰是一种灵性的视力,是一种超理性的感受,帮助母亲看得清,看得远。是信仰给了她力量使她坚强,是信仰充实了她苦难的一生,是信仰使她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这个世界在天主的安排下一定有公理存在。信仰好像是黑房子里的“灯”,它虽不能“改变”客观事实,却能帮助母亲看清事实,使她遇到困难而不气馁,受苦受难而不畏缩。
    我常听人说母亲对子女的爱是百分之百的,而儿女对母亲的爱却总要打折扣。我不知道这话准确到何种程度,但我却亲眼目睹了可怜的母亲,为了儿女,为了这个家,吃尽了人间苦,受尽了世间罪,甚至为了儿女宁愿献出属于自己的仅仅一次的生命。
    1958年3月,父亲被扣上多项莫须有的罪名,遭受不白之冤。从此,我们家起了大的变化,家中没有了经济来源,一家七口人的生活重担一下就落到了没有工作的母亲身上。母亲别无选择,只有跋涉于凄风苦雨中,苦苦地挣扎,不仅要承担养儿育女的重担,而且每次的政治运动也在劫难逃。好的是母亲在每次运动中都能依靠天主,母亲也清楚地知道她受的苦是天主在她身上的工作。因此,母亲能够愉快地忍受这一切,并能藐视外来的一切诽谤、诬陷、误解和嘲笑。
    在自然灾害困难时期,母亲把好的、稠的饭给儿女们吃,自己却节衣缩食,支撑陋室。无论是在寒冬或是在酷夏,母亲都是在深夜的油灯下,戴着老花镜,做针线活挣些米钱。白天还要跑几十里路去挖野菜来充饥,多次晕倒在野地里。为了儿女们少受苦,母亲却落得满身都是病,浮肿伴随了母亲好几个春秋。母亲是以自己的心、血去给儿女们爱。在经受了沧桑忧患之后,母亲又能和谁诉说呢?她只有把这深沉的爱、绵长的情,深埋心田诉诸梦境。母亲那种深邃的、无需任何前提的爱,那种时时环绕、无所不在、牵肠挂肚的惦念,那不畏困苦、不需回报、心甘情愿的奉献,还有那对生命的珍爱、对儿女的责任,全部的原因只有一个———她是母亲。
    教难期间,母亲从未放弃信仰,在每次在劫难逃的运动中,母亲的回答都是———我信!通过多次运动的磨炼,反而更坚定了她的信德,家里变成了神父、修士、修女和教友的交通站和避难所。母亲的楷模作用,帮助我们全家在信仰上有了更深更真的经历,当我们一齐从患难的阴霾中走出来时,我们的见证会更有力量。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教会迎来了复苏的时光,这正是福传的契机。在天主的感召下,母亲热心传播基督福音,敬主爱人,虽历尽坎坷,但爱主之心日益坚定。由于母亲锲而不舍的追求,与困难拼搏的勇气,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永不退缩的顽强意志,使得教会在胡家地区从一片空白变成了有上百教友的堂区。母亲在福传工作中最大的特点是能克服年老体弱多病,带领新教友念经,远赴八十里以外的张二册去参与弥撒。她创造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她毕生从事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工作———福传。
    母亲是伟大的,是坚强的,严酷的现实常常扭曲了母亲的感情,沉重的负担常常压得母亲喘不过气来。天灾人祸,狂风暴雨都被母亲征服了,但母亲用点点血汗,以透支的生命为儿女们开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使儿女们都过上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1998年3月8日凌晨6时15分,82岁的母亲安祥地走了,她是在恋恋不舍中轻盈地走的,是在众人的爱中走的。母亲走得那么从容,那么匆忙,连头也顾不得回一下,她不允许自己将脆弱示人,所以她的走虽然很突然,但安祥,平静。
    母亲走了,她带走了对我们的深深挂念,还有未尽的嘱托,遗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哀思和无以言孝的沉默。
    有一些事情,当它在的时候,你不懂得珍惜,当它不在的时候,你才感到它的珍贵,有些事情可以弥补,而有些事情则无法重来。
    这时,我才真正陷入了忏悔的深渊。母亲告别了人生,也告别了苦难留给额头的印记。舒展了皱纹的平整而光洁的脸,概括着母亲一生的大度从容;遇事不惊不慌,象征着母亲以不变应万变的默无声息的走过人生之路的沟沟坎坎。面对那宽容了无数过错、化解了无数怨责的面容,我被痛苦的巨流所淹没了。
    看着母亲孤独地躺在灵柩里,凝固了她如蝉如烛、如月如秋的一生,我的心如刀割。当母亲的灵柩入土后,才意识到不再孤独的母亲与父亲为伴后,稍稍平静的心依然经不起痛苦的回忆。
    我们今天尽管那样专心修饰墓碑,那样细心地擦拭墓碑上的尘土,但离去的父母全然不知,事后的加倍用心不能取代生前的孝敬。一旦生命不复存在,那孝又从何而来,天下做儿女的何时才能猛醒,何时才能把对父母去世后的补救用在生前?何时才能用对待儿女的心思来对待自己的父母?
    人,平时常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知去珍惜幸福,而让幸福时光如流水般白白逝去。而一旦要与母亲各奔东西,就在那一瞬间,才仿佛如梦初醒,才意识到往日在一起的幸福和难得,但真正的分开了,思想便如陈酒佳酿,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的强烈,这种回忆从此就印在我们人生的记事薄上了。
    母亲离开人间前得到了完满的善终,这也是母亲能无忧无虑地闭上双眼欣然离去的原因吧!作为基督徒,母亲为自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即便是这样,1998年的春天,仍给我留下了难言的隐痛和深深的内疚。

 

本文标题:信仰的力量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