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于是变得贪得无厌。似乎对许多人来说,拥有财物,并以之填满自己就是生命的意义。无尽的贪婪贯穿了人类的历史,甚至到了今天所见的矛盾现象:少数人奢华享乐,多数人却没有维持生命的面包。
圣诞节的意义圣诞节引进教会后,从历代在此节日所举行的礼仪中,以及教父或其他宣道者的著作中,我们可以把此节日的主要意义综合如下:使人感念三项令人惊奇的奥迹●天主子生自童贞母的独特奥迹●圣言与人类所做的慷慨交换
额上的十字表示我们领坚振之后要为信仰作证,时时处处承认我们是基督徒,不以信仰为耻,依靠我们领受的圣神的能力,在世人中用我们的言行为主作证。首先,让我们用圣善的生活为主作见证。
天主总是在人身边,祂总是富有同情心,总是温柔的。基督徒见证必须走这条路:亲近、慈悲和温柔。他就曾是这样,温顺而柔和。他曾想让他遇到的每个人通过他的友善都看到耶稣的良善。
罗哲修士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有一份对临在的渴望;对共融静默的渴望;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份对天主的单纯渴望,已经是信仰的开始。”又说:“音乐和歌咏自起初在泰泽中担当着重要角色。”
*这位美丽善良的修女是谁?*她背负了怎样沉重的病痛十字架?*她度过了怎样的奉献生活?*她又为何选择捐献遗体?
默基瑟德是谁?默基瑟德(Melchizedek)是“撒冷”(即日后的耶路撒冷)的王,同时也是至高者天主的司祭。他的名字“Melchi-zedek”意为“正义之王”或“和平之王”。
这道光的浩大当然不属于这个世界所以为的浩大,因为一开始,看到它的只有玛利亚,若瑟和几个牧羊人而已,然后才是贤士,年迈的西默盎,以及女先知亚纳:这些人是天主召选的。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起飞,冒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部分人的生活条件改善了,但也造成贫富悬殊严重,这些生活方式也影响到教会的发展和基督徒价值观。
孔子和孟子的思想学说,都极注重培养人及人伦道德,也就是教导人如何做人,如何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父母为慈,子女为孝,即“父慈子孝”则是家庭伦理的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