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诺贝尔和平奖的领奖台上,许多伟大的人物曾发表激情澎湃、高屋建瓴的演说,德肋撒修女却讲了一个小故事:“我曾与一个有着八个孩子的印度家庭有过一段最不平凡的经历。
一位感染者饱含热泪地说:自从感染之后,我就关门自闭、宅居家中,从不向人敞开自己的心扉。
一种对信仰的莫大好奇,驱使我在互联网上着迷般地搜索黄土地上浓郁而陌生的域外文化。无意间,十字山的简介和几张分辨率并不高的照片强烈地吸引住我的眼球。
“但是,我给你们这些听众说:‘应爱你们的仇人,善待恼恨你们的人;应祝福诅咒你们的人,为毁谤你们的人祈祷。”
敖乃息摩(Onesimus)本是费肋孟手下的一名奴隶,大概犯了什么偷窃之罪,因此畏惧而逃往它方,正如保禄在信中十八节所云:「他若亏负了你或欠了你什么;就算在我帐上吧!」
这安息是已完成工程的印记;它确认了应做之事已真正地完成。这是一种安息,充满了天主隐藏的临在。我们很难停下来休息。我们活得仿佛生命永远不够用。我们匆忙地生产、证明自己、追赶潮流。
他说自己这样做都是老会长们留下的传统,“教会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最后他说:“让我们藉此百年庆典的契机,抓住机遇、与时俱进、搞好福传、促进共融,推动我教区各项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端午节那天,大女儿、女婿早早来到家里,进门就说:妈,饭菜我都带来了,你就不用忙了。说着就把拿来的食品放到厨房。按照惯例,女儿、女婿在客厅支起麻将桌,把麻将倒在桌子上,喊她过来玩。
但教会却总是教导人们:我重罪人,得罪于天主……那教会对罪有怎样的定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