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nde

十字山——东方的加尔瓦略


2010-06-10 09:45:06 作者:巴戈 来源:《信德报》2010年5月20日,15期(总第410期)

    一种对信仰的莫大好奇,驱使我在互联网上着迷般地搜索黄土地上浓郁而陌生的域外文化。无意间,十字山的简介和几张分辨率并不高的照片强烈地吸引住我的眼球。圣若瑟堂、圣母亭、十字山小堂、十四处苦路等,这些风格独特的建筑如同它们别致的名字容不得我再有片刻的等待。经过一番大巴转中巴、中巴倒微面的周折,终于按图索骥到达了距陕西省西安100公里之遥、秦岭山麓泥峪河西侧的眉县青化镇果树所。顺着好心司机的指示,远远就望见一公里外山脚下的教堂和山腰上的圣母堂。


十字山顶的耶稣亭

    雪后初霁,时值正午,太阳慵懒地躲在厚厚的云层里。春天的最后一场雪还未来得及消融,却恰到好处地勾勒出一幅淡淡的水墨田园图。冬麦已经越发地绿了。头天晚上在网上浏览到的教堂此刻愈来愈真切起来。早已按捺不住地掏出了相机,从取景器中将远处的教堂用最长焦调到眼前先睹为快。
    圣若瑟堂掩映在一片农舍之中。许是因为西洋尖顶建筑的高大突兀,又或者是因了它前面典型的陕西十大怪之一的“房子半边盖”,强烈的反差带给人巨大的视觉冲击。几个孩童怯怯地围着我这个异乡客,好奇地上下打量。其中一个年龄稍大的男孩大着胆子凑上来问我是否要上十字山,并说山路很难走,还要拐来拐去的。我心中暗喜,大概他无法了解驴子最擅长的莫过于徒步与爬山了。
    走过圣若瑟教堂脚下的修女院,与正做手工针线活的修女寒暄,得知这里的修女主要来自关中各地,最远的则来自河北。尽管这偏僻的小山村远离了繁华,然而这里人们的精神分明不孤寂。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对信仰的执著,言谈中流露出面对闲适恬淡生活的从容笃定。
    1776-1921-1940-1987——镂刻在圣若瑟教堂正门上方的几个年份简约概述出跑窝十字山圣地的历史。两个多世纪的历史看似漫长,却被高度浓缩在这组阿拉伯数字当中。虽然经过了1987年的最后重建,但圣若瑟堂依旧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罗马式建筑风格。教堂正面的外墙上布满了各色宗教图案和文字,三层主建以镂空的圆顶窗户为主,顶端是五个对称的最具特色的尖顶。中间的三个穹隆尖顶上各有一个直插云霄的十字架。依山而建的教堂更显恢弘壮观,甚至连空气中也能嗅出几分神圣。沿教堂右侧的圣母山拾级而上,十字架、地球仪、尖顶、拱门组合出现代气息很浓的圣母堂,墙面上竟然匪夷所思地镶嵌着白色的瓷砖,倒也相映成趣。
    从圣母堂后的荒坡上放眼望去,十字山顶的耶稣亭尽收眼底。一位70多岁的老农正在附近挖树根。我递上一支烟,老汉开始津津乐道地讲起圣地的故事。原来跑窝村最早的名字叫“豹窝山”,顾名思义古时候山中多豹。18世纪初,一位从意大利留学归来的神父在回国前恳请教宗赐予中国一座朝圣之地并获得恩准。之后他开始游走于陕西各地,因见眉县豹窝的地理环境酷似耶路撒冷的加尔瓦略山,遂绘图上报罗马教廷,经恩准命名为“十字山”,并开始购地兴建圣若瑟堂、圣母亭、十字山小堂、十四处苦路,圣地营建工程于1777年告竣。清朝末年,眉县因大旱而庄稼无收,灾民纷至此地逃税抗赋,官府发兵围剿,用大炮连击十字山,建筑被夷为废墟。因山上的弹坑随处可见,随后被易名为“炮窝山”。直到解放后才改为现在的跑窝村。


恢弘壮观的圣若瑟堂

    与老者话别,独自沿路登十字山。雪后的苦路湿滑无比,真是名副其实的加尔瓦略痛苦之路。连续爬坡拐过十几道弯,真正的十四处苦路始现眼前。每一处都立有石碑并刻有耶稣苦难的文字说明。十字山顶即是苦路的第十四处。一副高大歪斜的木头十字架象征着耶稣被钉的痛苦,一旁散落着多年前标有数字的半截十四处苦路十字架。
    山顶的平地中央正是十字山的尖顶小堂,或许这里就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仿佛能感悟到生命与自然的真谛,使心灵在寂静的山坡上悸动,呼吸着弥漫在空气中的神圣。

 

本文标题:十字山——东方的加尔瓦略

  • 信德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投稿:本网欢迎网络和传真等各类方式投稿,但请勿一稿多投。
  • 2、版权:凡本网注明来源:“信德”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信德”所有。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
  • 3、文责:欢迎各地教区、堂区、团体或个人提供当地新闻及其他稿件,信德网一旦刊登,版权虽属“信德”,但并不代表本社或本网观点,文责一律由投稿者(教区、堂区、团体、个人)自负。
  • 4、转载: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信德’)"的内容,为本网网友推荐而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观点,转载的目的只在于传递分享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