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出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经历过信仰的风风雨雨,有教堂没有神父,有神父却没有教堂的时代,老太的信仰全靠父母的言传身教,因此倍加珍惜。
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她最终没能全部都带入教会。姥姥是于2015年正月十五去世的,有幸的是那年全家老少都陪她过了个团圆幸福的年,远在石家庄的三舅、三妗也回来了。
我们现在的确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科技的进步使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能与家人、朋友,甚至与陌生人,取得联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生活在一起的家人,面对面交流却变得稀少,人与人之间孤立和分离。
在过去的时代,教区没有神父和修女,就是这些传道员把教友们组织起来,举办家庭聚会,保守了教友们的信德。至今温州各个堂区和堂口都有自己的骨干传教员,替神父们分担了大量工作。
在我们所处的当今时代中,人们因孤独与隔阂而饱受折磨;人际之间的孤独与隔阂,最终变成人与天主的隔阂。为此,教宗也很坚持家庭在这方面的作用,也就是在个人和团体层面激发这份归属感、共融感、尊重感。
据说,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在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去世后,对别人说,他要感谢神,让他出生在苏格拉底时代,能够成为苏格拉底的学生,能够亲近他,向他学习。
而事实上,这种对青年的失望观是每个时代都存在的,并不是现代青年获得的“殊荣”。君不见,60后、70后、80后,哪一个不是在初为青年时就迎来一通上辈人的批评?
南隐是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禅师,他的一杯茶的故事为人所津津乐道并予人以启发。有一天,一位大学教授特地来向南隐问禅。南隐以茶水招待,他将茶水注入这个访客的杯中,杯满之后他还继续注入。
一位老人对他的少年时代欢度圣诞的回忆,也许对我们有所启发,因为他讲出了那个时代在他心中刻下的难忘的回忆。每当天寒地冻时,孩子们开始准备圣诞了。有一位老修士为大家传受,怎么在家庭中建马槽。
一年来,在新《宗教事务条例》颁布后,面对新政策、新条例、新形势,大家在祈祷中分辨时代征兆,积极探索,适应发展,推动团体的健康发展。展望未来,我们对2020年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