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抗日战争时期回族同胞的抵抗运动
2014-11-05

第一类为纯宗教性刊物,如由王静斋于1927年9月创办于天津的《伊》。第二类为纯学术刊物,如马松亭等于1927年创刊于北平、在战前就享有盛誉的《月华》以及《云南清真铎报》和《成师校刊》。

专访:用平凡的生活谱写生命的伟大
2013-12-17

上海杨浦区的杨道公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平凡中的伟人,他在基督福音的指导下,在平凡的生活中,在教书的岗位上,以爱主爱人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做了地上的盐和世界的,彰显了生命的伟大。

新时代的中国教会
2017-05-10

成世主教曾有天儒合一的著作,本人也有过几篇论述,其中特别提出了孟子的神本主义思想(《孟子思想的再认识》)和庄子对神的论证(以表示儒家之外的天道思想)。

专访国家宗教事务局前局长叶小文
2010-06-15

如果我信基督教,伊斯兰教高兴吗?我信伊斯兰教,佛教高兴吗?我都不具体加入,但我对它们都好。他们说这有道理啊。  三联生活周刊:在实施6年后,现在再来看《宗教事务条例》,你会有什么判断?  

回族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
2014-11-05

他用汉文和阿拉伯文撰写了一篇题为《致全国穆斯林同胞抗战胜利祈祷词》的抗日檄文[4]:文中写到:亲爱的回教同胞们:在这长期抗战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我们处在后方的教胞应作一种精神之战——就是给国家和前线将士们一种胜利的祈祷

北京教区修院 刘振田神父: 从人的需求看教区司铎灵修在牧职生活中的重要性 Fr. Liu Zhentian of Beijing Seminary“People need to see the importance of spirituality In the life of diocesan priests”
2019-05-21

(摘自神学词典,台北启出版社,#444)我个人认为灵修包括三个因素:(1)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2)实践(3)如何经验的教区司铎的灵修: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梵二文宪,从中不难发现,在公会议称那些非会士的司铎为

罗马:沃依提瓦教宗同他的医生雷纳托·布佐内蒂谈若望保禄二世
2014-04-17

沃依提瓦教宗过着与上主密切结合的生活,这种关系来自持续不断的祈祷和默想。他有钢铁般的信德和将波兰浪漫主义和斯拉夫神秘主义相混合的灵魂。

从两部门《通知》谈宗教界收养孤残弃婴问题
2014-06-24

就该《通知》,我们不妨从民间和宗教界的爱心收养行为结合其出炉一回顾和回应,就其所涉及的一些问题予以探讨,提出几点意见,与大家商榷。

河北:吴文德教友勇斗歹徒壮烈牺牲
2011-05-23

日,千余名群众自发前来参加吴文德的葬礼“信德”记者于5月13日赶赴英雄吴文德家中作了专题采访,以期让神长教友了解这位英雄,学习吴文德教友师法基督舍己为人的博爱精神,爱人如己,甘于奉献,在信仰生活中为主美好的见证

亦师亦友——谈单国玺枢机主教
2012-08-23

单枢机总是很诚恳地接待我们的拜访,在单枢机身上我也看到他对小孩的爱护,每次他到少年城一定会带糖果、糕点来看我们的小朋友,一定对我们的工作人员很多的肯定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