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安详地躺在水晶棺里如熟睡一般,接受人们的凭吊和瞻仰。兰西安努圣堂内保存的圣体圣血生前,天主借着圣人的手行了许多的奇迹。
弥撒中,乳香一般放在香船里,由神父用小勺撒到香炉中的木炭上,一经燃烧就发出好闻的香气,表示我们的祈祷上达天庭。教会初兴,因为教外皆烧香敬神,教会对烧香相当反感。
思想家斯宾诺说得好: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大度征服的。没有人道,没有宽容,那么人类世界必然只有残暴,残暴灭掉的也仅仅是肉体而已。而冤冤相报从来都是没有尽头的。
13世纪初,枢机团仅有7人;1586年,教宗西斯笃五世将枢机团规模扩大为70人(6名主教级枢机,50名司铎级枢机,14名执事级枢机)。1958年,教宗若望二十三改变了此一限制。
修士们沉浸在天主的圣爱里,与他神交密谈。弥撒在修院里是不可或缺的,每当夜幕低垂,一天的课业结束,修士们又齐集圣堂,同心赞颂,并透过弥撒圣祭,把一天所得奉献于主。
1849年,贵州首任主教白斯德望收回原圣堂材料,用白银700两在原两处民房旧址上建了一座小圣堂,可容200人。
在这几天里我们分享天父之爱的奥秘和威力,这一大爱是透过圣子耶稣所受之苦难而实施的。不要把这些天的礼仪分隔起来看待,而是把整个礼仪视为一个连续不断的纪念,我们从中与耶稣相遇并紧紧地跟随他。
因此,当一个人藉着这同一份恩宠宽恕那得罪了他的人,怜悯那些和他一样的罪人时,慈悲就会扎根於沃土,土壤里的水分不会流失,而会给予生命」。
其间涌现了一大批世界级的研究专家,出版了一批利玛窦研究的优秀著作,海外学者如汾屠立、德礼贤、裴化行、邓恩、平川佑弘、塞比斯及史景迁、洪业、罗光、方豪等;中国学者如朱维铮、张铠、林金水、许明龙、沈定平、张西平等
自己平日里那些“爱主爱人”的豪言壮语究竟表现在哪些地方呢?那些头头是道的高尚理论究竟落实在哪一方面?再绝妙的文章,再响亮的口号,如果没有具体的行动,究竟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