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父爱人,爱人的表现是传教,利用一切机会传扬圣教,因为他接触的人有限,常常嘱咐我多带些书去分给教内外的各界朋友。神父还笑言自己“喜新不厌旧”。他喜欢结识新朋友,接待新客人。
罗马的天主教会在第一次传教中未起到作用,直到19世纪末,他们才到达中国。到了中国的南北朝时期,也就是公元476年,罗马帝国灭亡,这是欧洲修道院发展的第一步。
我来这里工作时,主教告诉我,除过在这里做本堂神父外,我还需要每周两次,去离这里大约十里路的毛团教区中心,给新成立的中华圣母传教修女会的修女们教书,主讲圣经与中学语文课。
A.在堂区试推行“三个一”工程:1加1;1帮1;1带1;具体为:一个热心的帮助一个冷淡的;一个教友加一个不认识天主的人参与一次主日弥撒和节日庆典;一个福传人员带一个普通教友外出传教一次,或参加一次主日学习聚会
(P.F.,12)然而,由于《天主教教理》卷帙浩繁,2002年的国际教理大会希望教会能在《天主教教理》的基础上,出版一个简编本。
今年联合国庆祝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也一致重申了贫穷国家应有的权利。天主教会一方面肯定对此国际组织的信心,一方面也呼吁要有制度和运作上的革新,才能响应目前全球化现象中必须有的改变。
待日后他们来到中国传教时,因为中国环境与欧美不同,他们觉得誓反教之名有欠和善,遂以基督教之名取而代之,称为基督教。
反之亦然:没有圣经的记载,我们也难以了解耶稣于传教生活中和祂在此世建立的教会内所发生的诸多事件。因此,圣业乐才义正辞严的主张:「不认识圣经就是不认识基督。」
利玛窦为了能够顺利地在华进行传教活动,采取了一套以科技开路的办法,通过向中国知识分子展示自己所掌握的科技知识,博取中国人的好感。
马礼逊来华传教能够比较顺利也是因为他尊重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传中国服装,在祭拜祖先的事上持宽容态度。而相反康熙时的礼仪之争却使得福音的大门被关闭达许久。如果当时能持宽容态度,中国基督教的历史将被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