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弟兄姐妹的愤恨:为什么他们在家里比我更重要呢?为什么我一定要是长子,要照顾其他人?或是最小的,而错失很多出头露面的机会呢?相反团体的愤恨:我可以做更有成就的工作,但为什么他们偏偏派我来这儿呢?
教宗首先说道:“许多弟兄姐妹,许多主教和司铎活出了在祭台上所举行的庆典:他们如同麦粒一样被碾碎,为使众人能因天主的爱而饱饫;他们如同葡萄那样被压榨,为使基督的宝血成为新生命的元气;他们虽然粉身碎骨,但这爱的奉献却成了得以重生的福音的种子
欢迎渴望透过“接纳不断变动的我,慢慢认识永恒不变的我”的弟兄姊妹,参加“真我与假我灵修工作坊”,一起探索“我是谁”,走上成圣的道路。
弟兄姊妹,请勇敢,不要一败涂地。上主你的天主胜过于你的灾难,祂牵着你的手,轻柔地抚慰你,亲近你,怜悯又温柔。祂是你的安慰。」
他是主内的真正弟兄和朋友,是天主手中勇敢的工具,使这“贫穷教会与贫困者同在”的难忘经验成为可能。(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总之,要搞好一个堂区,要做的事很多,我只是做了一些粗浅的阐述,有不周之处,还望各位弟兄姐妹包涵并提出宝贵意见。
圣保禄宗徒写道:“为什么判断你的弟兄姐妹?……我们所有的人都必须站在天主的审判台前……每人为自己向天主自讼自承”(罗14:10-12)。
通过与弟兄姐妹们分享,就好像他们把恩赐重新奉献给了天主:他们的生活于是成了一曲感恩的赞歌(3:15,17;与1:3比较)。在第16节中,圣保禄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程序是如何进行的。
成都的志愿者徐荣强、曾适、郭明洪、左树磊、罗大贵、刘文刚、陆卫、巩良、小梁弟兄、谭老师等人个个干得满头大汗、汗流浃背。成都教区的李枝刚神父扛运大米不太在行,但在两辆车之间倒起油来却绝对是把好手。
教宗敦促度奉献生活人士在团体生活中培养相互忍耐,说,要有“支持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肩膀上背负我们弟兄姐妹的生活,包括他们的软弱和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