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告诉我们,天主乃是万有之源,万美之泉,上天下地、飞潜动植、羽毛鳞介、一切受造之物,无一不在他的掌控之中,生活在他的慈爱恩宠之内,因为他是全能全知全美善,至公至义至仁慈,且又无所不在的天主,他的威能弥漫宇宙
(玛7:9)路加圣史又将天父所赐予的“好东西”作了详细的说明,他说:“何况在天之父,不更将圣神赐予求他的人吗?”(路11:13)意思就是天父所赐予的就是天主自己。他把他自己当“好东西”赐给我们了。
你先到教堂里打听打听,要是教堂不开门,就在教堂附近找个人家,问问情况,别太冒失了。”经历过磨难的婆婆有些担心。“妈,您老别担心了,现在政策变了,国家允许信教了,信仰自由了。
于是她就不再为二哥的做法愤怒,每次他二哥来看父亲时她都会沏茶倒水,热情接待。因为她觉得无论二哥的态度和做法如何。但他既然来看父亲,就代表他还挂念父亲。
当然,我也不否认个别信友确实存在迷信行为。认识我的这位主保是从《宗徒大事录》和他所留给后人的那些书信中得来的。
很多人认为现代的青年不能将教会的传承传递下去,因为他们被称为“没有信仰的一代”。此种情形的出现,让人不禁担忧,难道社会和教会真的会在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身上衰落吗?
他要他的会士日甚一日去追求天主更多、更大的光荣,他不以墨守成规、维护已有的成果为满足,他要超越已有的成果,他要扩大工作效益,他要他的会士继续不断地有前瞻性的创新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远向前看,向上看,不断去突破现状
哲人察看世事时,在四点上看出谦卑人是智慧人:他是受教的;他回避不必要的争端;他不落入自命不凡的膨胀中而丧亡;他行走安全而又稳当的路,面向持久的尊荣和进步,基于认识他自己真正的价值而不是自命不凡。
“三十三天天重天,白云里面出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坚。”这首童谣为一古代道人所写,其内容不言而喻,是要告诉人无论做什么,“心坚”无事不成,“心不坚”无事能成。
旧约上的亚纳,因为不生育,曾多次向天主祈祷,天主满全了亚纳的愿望。她生了撒慕尔,为感恩,带着一头三岁的牛,一‘厄法’面粉和一皮囊酒连同撒慕尔一并献给了天主”。(参阅撒上1:24-25)酒成了祭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