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教宗方济各2024年10月16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4-10-21

在今天的教理讲授中,我们将从圣神在圣经中对我们的启示,转向祂如何鉴临和运作在教会生活中及在我们基督徒生活中。在最初的三个世纪,教会觉得没有必要明确表述她对圣神的信仰。

“渔夫”随想:一位江南知识分子教友的“渔夫”情结
2024-10-29

天主教的信仰、《圣经》中的故事,是我儿时的蒙学。当时,让我引以为傲的是:耶稣的12名宗徒中,有他在加里肋亚海边最初选定的的4位渔民:西满(伯多禄)和他的兄弟安德肋,还有另外一对兄弟:雅各伯和若望。

教宗方济各2024年12月11日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4-12-17

这标题指的是圣经最后几节中的一节,在《默示录》中,说:“圣神和新娘说:来吧!”(默22:17)。这个祈祷是对谁说的呢?是对复活的基督所说。

信仰与人生(三则)
2025-08-08

含泪播种与含笑收获这句话出自圣经里的圣咏:“那含泪播种的人,必含笑获享收成;他们边行边哭,出去播种耕耘,他们载欣载奔,回来背着禾捆”“含泪播种”让我们仿佛看到一个人在我们的前面,默默地弓着背弯着腰,披荆斬棘

良十四世周三公开接见教理讲授
2025-06-05

他的情况,圣经中没有特别指明方向,而只是说他正在旅行。宗教信仰与此无关。这个撒玛黎雅人只是停下来,因为他是一个正视另一需要帮助者的人。怜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

《罗马弥撒经书总论》 解读(第95-97号)
2025-10-13

答:这是圣经和教会对信友身份的描述。我们因着洗礼,都成为天主的子民,被召叫去分享基督的司祭职,即在弥撒中,不只是观看或旁观,而是积极参与,把自己与祭台上的无玷祭品——基督的圣体圣血——一同奉献。

神父之楷模——贺天赐(赫斯堡)神父
2015-04-01

赫斯堡神父曾向我解释,取这中文名字贺天赐是为庆贺天主恩赐给他的种种恩典,多恰当的好名字呀!

追忆敬爱的苏百勤神父
2016-06-21

那时教区还没有普及中文新礼弥撒,神父们做的是拉丁文弥撒,穿的白袍、祭衣是法国式祭衣,祭衣穿戴的先后顺序是领布、大白袍、圣索、领带、手带、祭披。

一位香港修女及其修会与一个地方修会的美丽故事(上)
2018-01-11

一如启明女校的著名校友杨绛先生在晚年(2002年)曾这样深情回忆其启蒙母校:我爸爸向来认为启明教学好,管束严,能为学生打好中文、外文基础,所以我的二姑妈、堂姐、大姐、二姐都是爸爸送往启明上学的。

法兰西映像
2011-11-07

我想说,当我们讲神学本位化时,一定不仅仅只是包括宗教对话学、文化比较学那么专业的研究,或是看看儒家经典或佛经与圣经的异同。一切神学的反省无非是将人的现实处境延展开去,以期和造物主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