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往往对自己的需要和喜爱很敏感,一点不顺心或不如意就委屈甚甚,因此,耶稣要求门徒们就像对自己的需要很敏感一样地去关爱他人:“凡你们愿意别人给你们做的,你们也要照样给人做”(玛7:12)。
(若10:11-12)这就是基督的使命——守护羊群的平安,寻找肥美的牧场,凡父交给祂的羊一个也不丧亡。神职人员亦是如此,以圣事喂养教友的灵性生命,以生命为他们保驾护航,引领更多的羊走进牧场。
凡阅读他们作品或聆听过他们讲学的人,都对他们印象深刻,听者尤其难忘尹玮玲上课时的肢体语言。他们真是既聪慧又谦虚的好朋友。尹玮玲和吉姆知道,我学成回国后,我丈夫耀华一人在此定会有孤独感。
时至今日,这样有远见而又明智的提醒仍然值得各级神长的重视及各地教会有识之士的反省回应……2006年10月深情严肃认真的沙神父在研讨会上其实,凡认识或见过沙百里神父的朋友们都会有同感:他是一位温良慈善的老人家
祂审判一个人的标准,不是拥有的事业、不是获取到的威名、不是赚得的财富,而是爱人的言行:“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的兄弟(姊妹)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
氏以光绪六年(1880)抵滇,初传教于漾濞,凡五载,旋奉派至嵩明县得子村,始与夷人(罗罗族)接近,颇爱之,虽为其它教士反对,不顾也。十三年(1887)至陆良县天生关,既而又至路南县之路美邑。
它不仅是方济各会培养修士的重要基地,还是方济各会传教士的大本营,凡来山西的方济各会士几乎都来过洞儿沟。改革开放后,来太原洞儿沟旅游朝圣的海内外天主教人士,定会参观这座会院。
凡基督徒未能得到神的平安和喜乐的宝藏的,和这个乞丐一样可怜!可见光有形式,而无实质,就像有花不香,有盐不咸。因为有花不香,不是真花;有盐不咸,不是真盐。假冒伪劣的基督徒,不是真的基督徒。
娉娉听说以后,就与春鸿、秋蝉等人,等到夫人困倦睡下后,偷偷地在柏凡堂设置下宴席,为魏鹏饯别。娉娉举起酒杯,走到魏鹏面前,拜谢说:“兄长此次远行,不会再来了!如今兄长远去,这种怅恨怎能忍受?
主耶稣提醒我们,每一位最小的社会边缘人都是祂的兄弟姊妹:“凡你们对我这些最小的兄弟(姊妹)中的一个所做的,就是对我做的”(玛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