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德肋撒修女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大会上的演讲
2003-10-10

我们今天之所以能聚在这个地方,全是靠了我们的父母,因为他们需要我们。如果他们不想要我们的话,我们绝不会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我们需要自己的孩子,我们爱自己的孩子。

澳大利亚天主教会以及华人公教团体
2004-06-14

当时的留学生们,就有一了处寄宿的地方。七十年代;渐入佳境澳洲移民法例对亚洲移民关卡重重。毕业后之留学生需返回原居地。有居留权的中国学生则投入社会工作。由于学生人数流动大,变成青黄不接。

特稿:在中国教会需要进行一场灵修革命:从念经到祈祷
2017-03-06

但在中国的天主教与佛教所不同的是,甚至可以说,不如佛教的地方是,佛教徒诵念的都是佛教经典,如《金刚经》等,而中国的天主教徒却只诵念《圣教日课》。当然,这种情况现在似乎已经没有了。

一次难忘的弥撒
2017-05-10

神父不满足在本村和附近村庄恢复教会,想着去更多的地方寻找失散羊群的愿望,韩贞女是知晓的。贞女担心万一神父贸然去包头,找错了人,造成严重的后果。于是韩贞女向神父介绍了我爱人的情况。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十五个家庭为今年圣周五撰写的“拜苦路”祈祷文——哪个最接近你的?
2022-04-13

正如我昨天在《教宗带领的圣周五拜苦路礼仪抢先看:十五个家庭的“苦路”》一文中已经介绍的那样,今年圣周五拜苦路礼仪的祈祷文,由来自不同地方的十五个家庭撰写并诵念。

隐秘的梦影神踪 之八:梦与兴衰
2023-02-20

由此,我深深地感觉到世界上确有一条无可逃避的规律,就是这个宇宙的力量和智慧,总是循循善诱地悄无声息地使正义的人,启程前往神预期的地方;他们心有灵犀,在起步时就知道他的落脚点,并抱有将与神在一起的愿望和信心

中西稀见文献中的“台风神父”劳积勋
2023-11-07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的“天气图”,即气压分布的情况图,正是劳积勋台长率先在徐家汇绘制,根据龙相齐的记载,当时在中国监测气压的地方非常少,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当时仅约二十处气压监测点,加上当时气象电报也尚未普及

叶小文:宗教文化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精神
2006-11-18

我在亚特兰大出席圣经展开幕式的演讲中说:“亚特兰大,对于中国是一个有独特意义的地方。中国人通过电影《飘》和马丁.路德.金的讲演《我有一个梦》,认识历史的美国。通过CNN和可口可乐,认识今天的美国。

从文明祭扫看明清祭祀中最初的礼仪之争
2024-04-03

马国贤的《清廷十三年—马国贤在华回忆录》就记载,在康熙皇帝的葬礼上,“灵柩移到景山,就在紧靠宫门的一个地方,烧了大量纸钱,结果一时间弄得周围空气里好像是腾起一层烟云。“(第105-106页)。

414年前的今天,利玛窦神父在京去世
2024-05-11

但他非常勤奋好学,谦虚地学习中国文化,极力尽快融入中国社会,怀着向往和真诚之心广交中国朋友,接近地方官府。期间,利玛窦通过修订身份、服装、名字,迈出了其文化适应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