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利达传》吧,看《圣心训言》吧,看《爱的呼声》吧(特别是《爱的呼声》早在1950年就由姚景星神父翻译出版)!还有一种倾向是由于人类科技的进步而自高自大,取代了天主。
2.寻求重新入境的旅行者金大建在神学院生活五年后的1842年2月,金大建和崔良业以翻译员身份上了法国的军舰协助翻译工作,他们原认为这是进入朝鲜的好机会。
基督宗教是一种逻各斯宗教(alogos-religion):太初有道即显示出我们如何翻译约翰福音开篇第一句,同时,也关联着我们对全部约翰福音的理解,更进一步看,逻各斯也是整本圣经贯穿始终的真理。
我觉得中国教会的出版机构,要出版一些专业的神学研究书籍,一个是我们可以编写,再一个是我们可以翻译。有些书在港澳台已经出版,我们能不能获得版权翻译再版,这样可以充实神父、修士、修女的阅读和教育。
Living God,按照天主教的出色翻译,就是生活的天主。至于天主教与诗歌写作的关系,在我个人,很不好说,我也不愿全部说出来。
我在会上有个发言,演讲稿是用英文写的,因此,大会主席请高修女在我发言时将其译成意大利文;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她翻译得是那样的娴熟、精确,令在场精通英文的意大利人折服。
每期《信讯》刊登每个堂区提供的信息,如堂区大事和拟计划举办活动的通知等,同时还有主日读经和福音释义,也翻译教宗的教理讲授和文告等。
随清朝驻俄、德、奥、荷四国钦差大臣许景澄在驻俄使馆任翻译,备受许景澄的器重和悉心栽培,而成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他八任外交总长,两任国务总理。
在中国,历史上的天主教不乏办教育、翻译典籍、办医院和行慈善等实绩。今天,中国天主教界的宗教慈善行动也默默地存在着,先行者已然走了20年。
当年《参考消息》翻译了林慈华神父的这封公开呼吁信函,并排在10月22日《参考消息》第2版的头条:“我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和进步祈祷——在华工作的外籍教师劳·弗林投书《纽约时报》”。